做好三件事,不怕30岁
给你讲个恐怖故事:我今年,三十岁了。
不知道突然从哪天开始,读者都开始喊我S叔。
看来,我再也不能假装是年轻多金事业有成精力充沛的小哥哥了。
开个玩笑。
去年我写过一篇《有一种焦虑叫做三十不立》,记下了我即将步入三十岁的迷茫——毕业几年决定不了一生,但却基本决定未来的走向。逆袭的空间开始收窄;弯道超车的赛道开始闭合,只剩眼前一条路。
这条狭隘的赛道看上去不美好,路上坑坑洼洼,没法施展开自己的身手。
然而,一年后,很庆幸我的事业迎来了逆转,做出了些成绩。回想起来,当时的我虽然很焦虑,但还是坚持复盘生活经验。
今天的我,更有必要回顾过往,盘点是哪些事让我的人生遗憾少了点,增值多了点。
选择一座重要城市
二十岁的尾巴,我离开老家宁波,揣着一张机票和不到五位数的银行卡,来到了无数影视剧里演员口中的香港。
对于已经当过几年英语老师的我,重新步入学堂,让我迅速从一个旧身份脱离,站在对立面,在陌生的城市里重新审视人生。
从最初听不懂粤语的惶恐,到现在和港人吹水的自如,这座城市赋予我的,不是“香港”这个符号自带装逼的资本,而是人生更多的可能。
选择一座重要的城市,能让你彻底脱离家乡的庇护。这也是为什么漂泊在香港、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的青年们,心里多少会有种沉重感。
接下来的路都要真的靠寄几了,别再指望小城熟人社会的关系网络了。在陌生的城市里,才能痛定思痛,想要真的拼出个什么花样来。
这座重要的城市必定是多元的,包容的,承载着千万种生活方式。比如香港,茶餐厅里陌生人挤在一张桌子上,老人喝着几十块的奶茶,白领聊着几百万的单子。比如北京,二环胡同里,大爷在遛鸟,年轻人在玩滑板,老外在喝咖啡。
人与人之间物理距离极小,心理距离很大——有人说这是大都市冷漠的通病,我认为这是生活给每个人赋予的无限自由。选择一条你自己的路,去拼吧,没人会judge你的选择。
选择一座城市,其实是选择未知的社交圈,重新定义你和自己、他人和环境的关系。
当你真正融入、接纳异乡文化,你才懂得原来人生有这么多选择。在价值观的激荡中,更加看清自己,打破陈旧的桎梏,给认知撕开一个无限增量空间。
人生,何必被脚下的土地设限。
跳槽,是跳格局
攻读完语言学硕士后,我没继续干教师这个老本行,跑去做金融了。
转行不易。夏天穿梭在香港写字楼间,皮肤在人造空调的极寒,和亚热带的酷暑间切换,内心也在冰山和火海间挣扎。
经历过阵痛期后,我终于尝到转行带来的身份溢价。工资确实增长不少,然而,最重要的还是格局增值——这也是我釜底抽薪的根本原因。
为什么放弃体制内稳定的铁饭碗?就教师这个职业来讲,它的知识体系是相对完备的,知识的更新迭代速度比较慢,研究领域也会越来越收紧。
这里绝不否认学界的价值,只是对于我们中的大多数,瞬息万变的业界更具吸引力。特别是金融融入互联网后,我的视野、思路都被打开了,看到了更大的发展平台。
跳槽,本质是跳格局。然而,选择新职业要注意“技能迁移”,不是所有不切实际的梦想都值得被鼓励。
古典老师说过,我们每个人的能力中间,都隐藏着可以被回收再造和迁移的技能,称为可迁移能力。比如,我从教育转行金融时,我真的是从零开始的么?不是。
不同工种,最表面是一层专业术语构成的知识体系,这其实是最容易在短期通过刻意练习熟记和运用的。最关键的是不同行业背后的底层逻辑。
举个例子,张泉灵转行做投资,看似跟记者差之千里,实则都是分析事物深层逻辑。教育跟金融也有共通点。老师要博取学生信任,金融也是people business,都是在人际交往中达成共赢。
所以,要挖掘两种工作之间是否相互裨益,抓住底层逻辑进入一个新领域,增值你的格局。
打磨你的核心技能
如果在城市和行业条件都不错的前提下,为什么总有人混的比较好,出彩的总是少数呢?
虽然很多人确实有潜力,但却疏于打磨自己的核心技能。这一点,我在去年文章也写过,我很相信长板理论——你的某项特别优势,决定你能走多远。
进入金融业后,我没有丢掉我的一项核心技能:英语。我能阅读相当多的一手材料,获取行业最新咨询,搭上主流共通语言,降低了沟通成本,快速获取认可。
我发现一个悖论:学生时代,反倒是我们最努力发展技能的阶段。当时热衷找实习、参加社团、刷各种考试,都是为了在求职的时候,给技能项加分。
然而,很多人进入职场后就像股票一样涨停板,然后逐渐下滑。没有突破,又渐渐被生活其它压力拖垮,就此认命,了无生机,像是游荡在职业轨道上的丧尸。
因为,学校遵循短板理论,在统一考核标准下,大家的技能是差不多的。而进入了职场,同样的方法,只会产出一个平庸的结果。
所以,在职场发展核心技能,才能给自己增值。可以是学好一门语言,也可以是考取专业证书,增加你的含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