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语亭每天写500字每天写1000字

如何准确理解和判断自己和别人性格的判断型、感知型偏好

2018-03-22  本文已影响35人  仓语亭

01

《老男孩》又有新剧情。“双失青年”林小欧在与吴争的频繁接触中暗生情愫,但是她自己却搞不懂、不确定这情感的由来,也没有去主动挑明这情感的去向。

“无情律师”叶子对仅见过两次面的史非动了心,她不介意他正在追求自己的闺蜜林小欧,在确认林对他无感后,决定主动出击,谈一次不同于林的“示范恋爱”。

面对一个追求者,当你在考察他的样貌、气质、经济条件是否符合自己的要求,或者对他是否“感觉”时,你在使用感知功能,当你决定跟他交往或者只是做朋友时,你使用了判断功能。

回顾:

第二维度   感知功能  搜集信息、感知(感受、体验)世界

第三维度   判断功能  对搜集的信息、感受进行加工整理,做出决定。

在面对外部世界时,如果你更倾向于使用感知功能(S/N),那么你是感知型偏好(P),如果你更倾向于使用判断功能,那么你就是判断型偏好(J)。

性格类型的第四个维度是判断型(Judging)和感知型(Perceiving),表示的含义是:接触、处理外部世界的方式,它描述的是一种生活态度。

感知型偏好(P)的人更喜欢不断的搜集信息、体验生活、感知世界,他们不喜欢做决定,所以他们更喜欢宽松、自由的生活方式。也更容易随遇而安,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

判断型偏好(J)的人更喜欢做判断、做决策,做各种计划,且严格按照计划行事,他们喜欢掌控和管理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样他们才会有安全感,给人严谨的感觉。

02

感知型偏好的典型特征

可能会很容易分心,比如童年写作业时,需要父母监督才能顺利完成,或者自己拖到要交作业时才会匆忙完成。

喜欢体验新鲜事物,比如下山时选择一条从来没有走过的路。

 一般不喜欢受束缚、约束的生活,喜欢自由、随性,喜欢随机应变,不喜欢提前制定计划,即使制定了,也很难照单执行。

大多数时候,他们不喜欢“管”别人,也不喜欢被人“管”。

他们大多有“完美主义”倾向,这种倾向很可能导致“拖延”,因为他们总是在不停的搜集信息,脑子里总事冒出一个又一个想法,而他们不知该选哪一个,或者总认为还有更好的方式。

他们更享受做事的过程,而不是结果。

他们不喜欢评价别人,对一个人“妄下判断”是他们做不到的事,比如他们很可能会说:“某某总是不考虑别人的感受,但是我没有说他是自私的,他也许受环境影响的。”

如果有些事情非要他们做决定,他们很可能显得犹豫不决,经常被人催促,或者被人“越俎代庖”。

在工作和学习中,他们很可能也会懊恼自己“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矮子”,以此来督促自己快点行动(做决定)。但是他们仍然在搜集信息的路上耗费大量时间,永远在想更好的方案,或者永远因为别的事而耽搁、拖延。

他们一般不会轻易开始一段恋情,因为他们考虑的因素太多,相同的,他们也不会轻易结束一段恋情。

03

判断型偏好的典型特征

更加喜欢井井有条的生活,比如在童年时,不需要督促,就可以按时完成作业。更喜欢把桌面整理得干干净净,把各种东西分门别类地放在该放的位置上。

更喜欢提前制定计划,当计划被打乱时,他们很可能显得很焦虑,没有安全感。他们不喜欢计划外的“意外”发生。

他们更喜欢做决定,希望一件事情“尽快完成”,尽早看到结果。

他们通常总结有一套自己的“行事原则”,并且他们很信任这套原则,在现在和将来做事时,不会轻易改变自己的原则,有时候显得“不懂变通”。

他们更喜欢评价别人,他们相信自己的判断,不喜欢“犹豫不决”、“悬而未决”的事情,对生活没有掌控感,是他们最受不了的事情。

在感情里,他们几乎从不拖泥带水,决定开始就不会再犹豫,决定离开,就潇洒离开,不再纠缠。

04

J/P的合作

一般情况下,人们做决定时的过程是这样的:先通过第二维度S/N搜集信息,再通过第三维度T/F对信息进行分析整理,最终做出决定,开始行动。

有一个原则:不论内向型偏好,还是外向型偏好,作为一个正常的人,都要在面对内部世界的同时来面对外部世界。

第四维度的含义是在面对外部世界时你倾向于使用哪种功能,那么在面对内部世界,就会使用另一种功能,来让周围的世界和内心世界达到一种平衡,以在两个世界里正常、有效的生活。

也就是说大多数人都会使用感知功能和判断功能,只是偏好或者偏好程度不同。

如果过于偏好J,那他很可能较少使用感知功能S/N,导致搜集的信息不够全面,而做出不靠谱的决定,而且也很难听进别人的意见,显得“偏执”、“独断”、“狭隘”。

如果过于偏好P,那么很可能意味着他的第三维度T/F失去作用,导致在生活中很难做决定,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没有主见,难辨是非,一片混沌。

当然,生活中我们会不断的完善、修炼自己。

判断型偏好的人会听取更多的意见,会不轻易的评价别人(只是放在心里不说出来),遇到突发事件,也会让自己冷静下来,改变计划寻求别的解决方式。

感知型偏好的人,也会好好修炼自己,进行时间管理、目标管理,锻炼自己的做决定的能力和快速执行的能力。

但是,再怎么弥补,我们的性格偏好是不会变的,我们与生俱来的优势不会变,劣势也基本不可能转变成优势。

比如感知型的人再怎么努力可能也没有判断型偏好的人有更强的决断力。

判断型偏好的人再怎么修炼,也不会有感知型偏好的“人变通能力,灵活创造的能力”强。

好在,这个世界既需要感知型偏好的人,也需要判断型偏好的人。他们并没有好坏之分。每个人都有不完美,每个人都不可或缺。

05

J/P相处中的冲突和包容

不管在工作、学习中,还是一般社交、婚恋关系中,J/P “互补”是比较好的状态,这样既可以各自发挥优势,又可以互相“借力”,,来面对可能遇到的方方面面。

但是“理论上”的合适,并不代表现实的“甜蜜”。

判断型偏好的人可能经常指责感知型偏好的丢三落四、房间杂乱。他们看到感知型偏好的人犹豫不决时,会非常着急,忍不住想要催促。

感知型偏好的人很反感判断型偏好的“管教”,会抱怨 “大事小事都要管”,一点都不自由。他们搞不懂当计划临时改变时,判断型偏好的人为什么那么焦虑不安。

不管怎样,你最不应该做的是自责和谴责对方。我们知道,改变一个人的性格类型很难,几乎是不可能的。所谓 “江山易改,禀性难移”,所以不要试图改变你的合作伙伴、伴侣,因为那是痛苦而徒劳的。

接受自己的性格类型偏好,是认识自己、理解别人的第一步。

任何一段关系都需要“包容”,我所说的包容不是“委曲求全、牺牲自己”,不是“一味迁就,不跟你一般见识”,而是当你弄清了对方的性格类型,知道对方行为背后的原因,彻底的、心甘情愿的接纳他们。

只要做到这一点,才是真正的包容,才会有“共同成长”的关系。

比如:判断型偏好的人需要感知型偏好提供全面的信息和更多的可能性,感知型偏好的人需要判断型偏好来做最后的“拍板”。

试想,如果两个人都是感知型偏好,都是热衷搜集信息,感受、体验内心或者周围的世界,而迟迟不做决定,很可能会错过彼此,错过很多属于自己的“机会”。

如果两个人都是判断型偏好,都是“雷利风行”、“说干就干”,很可能因为搜集信息不全做了错误的决定,或导致生活没有弹性(总是按照计划),不能很好的享受生活。

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性格类型是否匹配也要看其他维度是否合适以及双方的性别、偏好程度、是否发展平衡等。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