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兄弟买官(二十)
王虎的伤势本来就不重,敷了创伤药以后,几天就结痂了。不过王虎还是不愿意下山见人。每天由毕强陪伴,谈天论地,切磋武功。
这天吃过晚饭,二人闲聊。忽然之间,觉得有脚步声响,二人迅速掂刀抡剑,隐藏起来,以防不测。
一会功夫,只见道长急勿勿走进屋来。两个人几乎是同时发声:
"师傅回来了!”
"毕强,出来吧!”
"徒儿见过师傅!”毕强见礼毕,引见刚刚现身的王虎:"这是我的兄弟王虎。”
"拜见道长!"王虎近前来施礼打躬!
"罢了。你就是王虎?"道长望着眼前的年轻人问道。
"在下就是!"
"我听说过你。”道长打量着王虎说道:“嗯,是块练武的料!我问你二人,在南阳府可曾伤过人?”
"这一一"王虎不敢直说。
"那都是他们逼的!"毕强理直气壮的说:"是他们欲置我于死地!
"这就对了!"毕强和王虎不明白道长的意思。道长就把在山下见到的情况说了一遍,并没有责怪毕强,只是要求他明天不许迎战。
天微亮,毕强就生火烧饭。三人吃过早饭,道长说要带他二人到山坡下的小坳里,那里有间房子,非常隐密。
三人下坡穿林,七拐八折,来到一间木板房前。道长打开房门,让二人进屋,并把食物留下,然后锁着门交待道:“我不来,不许出屋!”
杨蜕郎昨天晚上住在距离杏花山最近的镇平县衙。天刚亮,就带领镇平捕快,来到杏花山与大队人马会合,亲自指挥来自三州十二县的近四百人的联合搜山队。每个路口要道留人把守,发放毕强王虎的画像,严加盘查。其他人从不同方向,沿大路小道,搜索上山。规定:如果有一处发现二人,迅速发出红色信号,其他人立刻围拢剿灭。可谓是声势浩大,布置周密。
杏花山最高处有一座寺庙,名叫菩提寺。相传是一位高丽国的得道高僧,跋山涉水,来到此处。观这里山峦叠彰,风景秀丽,便在这里建造了这座菩提寺。自唐朝建寺以来,香火极盛。
大队人马忙活了一上午,从不同方向会集山顶菩提寺,然后又搜了寺院的正殿厢房,各个角落,也未见到毕强的影踪。
因为人太多,寺院无法提供伙食,只烧了几大锅开水。捕快们吃了自带的干粮,休息半个时辰,便无功而返了。
几百人的队伍,各自归家,不再统一指挥,难免有快有慢,千差不齐。
其中,宛县班头和在知府当差的黄狗蛋,是姑表兄弟,在这次搜山中,二人自然是"相互照应”了。下山途中,二人只顾说话,不知不觉都脱离了自己的队伍。他们干脆走小路下山。
刚走下山坡,与一条小路相交。二人不知是向左走,还是向右走。正犹豫不决,忽见右边不远处的石头上,坐着母女二人。班头走过来问道:"请问妈妈,去山下的朝山店怎么走啊?"
"一直向前,见到路口左转朝前走,见大路下山就到了。"母女俩指完路后,慌忙起身下山。
这时,黄狗蛋也来到跟前,没话找话说:"请问妈妈,那是往哪去的呀?"他手指着相反的方向问,眼睛却盯着小姑娘,只见细皮嫩肉,白里透红,眼大嘴小,眉清目秀!
"那是上山的路。”妈妈过来挡着了女儿。
"那您是上山呢?还是下山呢?"黄狗蛋眯着色迷迷的眼睛问。
"俺是下山回家的!”小姑娘没好气的呛白道。
"哟哟哟,小女孩说话像吃枪药一样,小心嫁不出去。"母女俩对黄狗蛋的话,非常反感,女儿搀扶着母亲加快脚步,想把他们甩掉。
黄狗蛋伸手拉着小姑娘:"别急呀,我看你也老大不小了,就嫁给我吧!"说着话,胳膊用力猛拉,小姑娘没有防备,一个趔趄撞到他怀里,他趁机抱着小姑娘的脸亲了一口。小姑娘恼恨在心,抬手一嘴巴甩在黄狗蛋脸上。
"你敢打我!“黄狗蛋本来就是个无赖,欺弱怕硬的主。抬手一拳打在姑娘胸口,小姑娘站立不稳,摔倒在地。妈妈一见,也朝黄狗蛋抓挠过来,黄狗蛋又是狠狠地一拳,打在老人脸上,老人家顿觉眼冒金星,天旋地转,“咕咚"一声摔在地上,恰巧头撞到石头上,顿时头破血流,气绝身亡。
班头一见出了人命,忙过来说算了算了,快走吧。但黄狗蛋却不让他管,嘴里嘟囔着:"今天就叫你做我的婆娘。”
小姑娘见母亲血流如注,呼天嚎地的爬过来,抱着母亲嚎啕!黄狗蛋已经把姑娘的外衣撕掉,还是拉不走。无奈他揹起小姑娘两条腿,朝树林走去。小姑娘头朝下,无能为力,只有大声哭救:"救命啊!救人呀!"
呼救声传到木板房内,毕强王虎端掉木门,寻声救人去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