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偶然”让我的人生坠入悲观
我曾经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文艺女,包括我的前男友曾在分手之时,说我是真正的文艺,非形式主义的文艺,是真正思想上的理想主义。然后,我们彼此毫无怨言地分手了。
人和人之间最大的不同,就是各有各的路径,互相理解,但无法认同。有些关系,就能无奈到此境地,两条无法相交的平行线,不痛不痒,彼此隔着不远无奈相望。最后为了选择远离痛苦和纠结,只有远离,彼此忘记。说实话,我不喜欢这种感觉,我希望我能有能力去改变,为了自己,也为了别人。
在改变和思考的过程中,我始终体味“人生究竟是个什么玩意儿?”不知道从几岁开始,我的脑海开始形成一种认知,这个认知叫做规律。我相信世间万物均有其规律,而活着的人生就是一场具有唯一性的游戏,我只有尽早尽快地摸清人生的“规律”,我才能顺着这“规律”,活得轻松一点,容易一点。但其实,“找寻规律”这件事,一点都不容易。
我找寻规律的第一个思考,是关于我的出生家庭。
大约八九岁之前,我相信我生在这个家庭是一种缘分,是我和我父母的缘分,是上天最好的安排,一定有其特别的意义。那时候,我从书里读到“幸福的生活来自于内心的感恩”,我常常心怀感恩,感恩我家小鱼塘周边的一草一木,感恩我的生活虽然不够富裕但不至于挨饿,感恩我有一个大我四岁,可以依赖的姐姐,感恩能够享受微风、青草香味还有虾蟹鱼螺,我感恩,我居然可以活在这天地间。对,这就是很小时候,那个从来都活在天上的我。哈哈~
但十几岁的时候,我开始改变了。我看到别人家有房子,别人家有新衣服,别人家有玩具,别人家去过我从来都没有去过的城市。我的父母也告诉过我,曾经在上海,一对老夫妇因为生不了孩子,想花500元买下我,我妈妈起初同意了,但在交易之后,我妈妈立即反悔,又追回那对老夫妇,还了500元,然后把我抱走了。
妈妈讲的这段插曲,在我脑子里反反复复拼凑剧情N次,我很庆幸妈妈没有为了500块钱真的卖掉我。但又经不住总在想,如果妈妈没有后悔,或者没有那么快后悔,追回去的时候没追上那对老夫妇,那么,我的人生又将是怎样?妈妈那一次小小的举动,可能前后就5-10分钟,但那短短几分钟,却足以改变我往后人生的生活环境。
我找寻规律的第二个思考,是关于爱情和婚姻的关系。
我其实比较早熟,14岁就开始期待人生的爱情。虽然不知道爱情是什么,或许大概就是一个异性,一个长得像白马王子的人。这个思考过程,大约一直延续到我25岁。在我第一次开始感觉到自己爱上一个人的时候,我痛苦至极。因为我不知道如何满足这种心情,我最会做的就是压抑自己。但压抑到一定程度,渴望会逼迫我表达自己,但命运就是那么爱开玩笑,当我决定破釜沉舟之时,爱情的浪头却反过来淹没了我的心。可惜的是,这种沉浸的幸福并没有持续太久,很多真切残酷的事实,让爱情少了甜蜜,多了担忧。很快很快,我开始思考这爱情的浪头究竟有几分逻辑。
爱情的偶然性,让我觉得毋庸置疑。我以为它确定存在的时候,其实只是存在于我的眼睛里,在别人的眼睛里,可能只是一刹的光影,闪过也就闪过了。当我知道爱情无可期待之时,它又转头扑向我。然而,婚姻却是一条选择了之后必须走到底的路,这不是多巴胺和肾上腺素应该决定的事情,因为这背后裹挟着无穷无尽的问题,如果没有持之以恒的爱与力量,任何一个问题都可能让人产生“无望”的境地。婚姻的确决定着一个人的人生,决定了一个女人的幸福程度,也决定了一个男人的人生品味,而这么重大的选择,如果只是因为一个不成熟的偶然而定性,我认为这与骗局无异。
25岁之后,我开始进入第三个思考,关于人生的追求。
这才刚刚开始,我无法给出过程与结局。但我了解了一个基本的人生规律,人生的很多路,能走上去绝大多数是因为“偶然”。这“偶然”可能是幸运,也可能是不幸。最悲伤的是,这偶然并非人为能够完全控制。
虽然我自小就懂得人活着要感恩。但分析人生至此,无论是猜谜、摸奖、还是任何游戏,我从来没有因为幸运而赢过,大多数时候,只要我是不确定不明白的状态,我的结局都是“没那么幸运”。所以,被“偶然”组成的我们的人生,我不敢不切实际地依赖运气。于是我陷入了悲观,工作那么心累,薪水那么少,爱情那么飘渺,这一生,我们究竟靠什么而活?难不成,要靠混吗?那么,混人生,活着又究竟有什么意义呢?
悲观,让我们寻求出路,虽然路途煎熬,但一直还在对人生探索的正轨上,这样就好,没有走入不可掌控的慌乱的人生,已经算是一种幸运了。那么未来,就算沉重,也要背负这悲观的认知去寻找新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