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录想法散文

我凭什么要害怕那些不会勤奋的自律者?

2019-02-25  本文已影响344人  我只想静静地思考

许多人发文章,称自己害怕自律的人,害怕勤奋的人。

看到这类题目,我就觉得味很酸。

我一点都不怕。

我不卖信心,我也不想讨好谁。

我决绝地讨厌那些,动辄就甩别人一句“人艰不拆”的人,太傲慢。我也不喜欢这类“捧杀”别人的人。

我只想说点实话,真话,希望迷途中的人能早点开悟。因为我觉得,谁都有救,雨露均撒,人与人之间的智商差异很小。

所受教育的不同,生活环境的不同,使人与人之间从本质上拉开了差距。这意味着多数人是不知,而非不能的状态。

我不怕什么“自律”“勤奋”,我为什么要怕?我凭什么要怕?

第一,我没钱;第二,我没权;第三,我也没有关系。

即使这样,我觉得自律,勤奋依然没有什么可怕的。

因为我自己曾经就是班级里最勤奋,最自律的人。中午不回宿舍睡觉,晚上挑灯夜读,周末放假还要写作业。

结果高考的时候,我第1次高考,结果连二本都考不上,只能上个专科。复读了一年,结果只勉勉强强上了一个四线城市的普通二本学校。

是的,我很惨。我回首过去,我自己也觉得有一些不堪回首。

但是,你们真的应该明白,不仅仅是我自己这样呀!

高中的时候我们学校一个年级就有36个班。每个班有80个人左右。

就是这么多人,二本升学率又怎么样呢?

我们学校有10个是重点班,剩下的26个,都是普通班。

普通班能够过二本线的,也就只有这么10个,好一点儿的班级可能达到15个。

真的不是我们不努力,大家都很拼,一天十节课,周末还不回家,一个月只回家一次。

我可以很负责任的说这样一种现象:

每一个学生,他的入学成绩,跟他最后毕业时候的成绩,没有太大变化,同样包括在班级里的名次排序。入学是什么水平,最后毕业还是个什么水平。

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他原来是谁,他将来还是谁!

我那个时候感觉最明显的一点就是,会的题一般都能做对,不会的题呢,基本上是次次错,永远错,永远都学不会的感觉。

如果你上过高中,你可以想象一下高中的数学试卷,物理试卷,回顾它的题型,以及题型所在的位置,基本上是从来不会变的。

题型就是那个题型,出题的方式基本上从来不会变,但是,班级里80%的学生会一直错同一个地方,同一种题型。有的简单题型,一点就开窍了,更多的,永远不会,否则怎么会连二本都上不了。

不管老师怎么跟我们讲,永远错。虽然说老师讲的时候,当时听懂了,但是到了下一次考试,做错的概率依然高的惊人。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孩子,他的入学成绩多少分,毕业的时候成绩还是多少分的原因。也是为什么我说,他是谁,他就会一直是谁。

所以,每个人都要在自己真正长大后,清算自己的历史,因为多数孩子家长是文盲或半文盲,在我们小的时候,他们点拨不了我们,我们只能等自己有能力了,自己去“自助式”检讨。

那个时候,大幅提升的黑马学员真的实在实在是太少了。我之所以说成绩大幅提升,是因为“大幅提升”意味着这个人有了质的改变。小幅度提升一般是心态的变化,但是没有质的改变。

我一直都不明白,为什么我们当时不会的题,会一直错到高考毕业。

直到现在,我才略微有一点反应过来。这是因为人的思维方式的差别,是认知的问题。

所以说,我并不害怕勤奋,自律一类的东西。我只害怕聪明人,还他妈的勤奋,自律。

真的,勤奋、自律,你如果没有用到自己真正擅长的地方,符合你思维方式的地方,都会大打折扣。

毕业之后,我做过一段时间的销售。销售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行业。因为二八定律在这个行业非常明显:20%的人能够创造80%的业绩,80%的人只能创造20%的业绩。

这不同于传统手工产业,因为要用脑,用嘴,人与人的差异立见分晓。

这就意味着一个人,往往要比普通人四五个还能干。你觉得那些普通人就不拼吗?他们往往比那20%的人还要拼,有一些人半年,一年的时间之后真的成功逆袭了,有一些则十分明智地换了行业。

人们的出路,要么改变自己对该行业的思维认知还有性格,要么就找一个适应自己思维认知性格的行业。

真的是这个道理。

我刚入职时,带着我的师姐,她是高职,我本科,她学的是会计,我学的机械。她做的就非常好,业绩每个月都是拔尖,什么专科本科,都干不过她。

“我就随我妈,”她自己说。“给我妈打电话,说着说着那边没音了,我叫一声,在吗?喂,在吗?!然后那边回一句,哎吆,把你给忘了。”

那边跟别人唠着嗑,这边还能打电话,她就是这种两头唠嗑都不耽误的人。

顺便说一句,也可能是我在销售里学到的最重要的一条定律:同样的话,不同的人说出来,味道是不一样的。

不是你话术漂亮了,你就牛了,味还要对。客户的耳朵很灵。有的人一张嘴对方就挂电话了。

我实在融化不了自己,虽然已经做了一年了,见到客户,依然心理抵触,没办法,祖师爷不赏这口饭,我只能自己知趣地闪了。

多一重经历,多一层自我认知,努力过,就知道自己适合不适合了。

我师姐她原来学会计的,她对数字简直盲人摸象一般,鬼使神差听了哪个不靠谱的长辈建议,学什么会计。到她嫂子公司天天做账做到晚上别人都休息了,还总是出错,唉声叹气,以为习惯了就好了,结果两个月不到就撑不下去了。

几经波折,最终找到了现在的工作岗位,销售。

高高的起点,崭新的自己。

我辞职临走的时候,她语重心长的跟我说,你一定要找一个你真心喜欢的,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地方,鼓励我加油!

结果我就跑来写作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