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19 不要停留在问题阶段
不要停留在模糊的体验到问题阶段,那样会让你进退两难(更多最后会退却,因为负面暗示积累多了总是让人想逃,比我我的绘画曾经就是 感兴趣的时候玩两天 水彩晕染很渣 然后方向 但基于审美的兴趣过几天又拿上手 反反复复。好在我有兴趣,不然真的很难坚持)
停留在问题阶段其实 你对问题的样貌是模糊的 是一种情绪体验。而当看清问题 也就会找到解决方案。比如我的水彩 当我有一天我有一天看到群里的大神画的很好 忙膜拜着申请加好友。我表明来意说就是欣赏 并且很惭愧的提到我喜欢水彩晕染的魅力 但是总是一团糟。有些时候不知道听者说者谁有意谁无意。对方说“控水是需要慢慢练的” 那句话简直是醍醐灌顶。一个是“慢慢练” 平复了我焦躁的心 知道需要给予时间 然后会好起来。更重要的是他提到“控水” 二字 以前我知道自己画的不好 隐隐约约也知道是渲染的问题。但是我不知道那个词准确的描述是“控水”。于是第二天一早我赶紧去网上查 还真有这个词 而且很多网上视频专门教这个。那一刻特别欣喜。我终于不陷于要不要坚持画画 而是找到了向前推动方法。
所以说,描述一个问题至关重要。当你开始描述 就会具体问题 然后总会找一个问题点可以做拆分 找到哪怕一点点微光就改善它
这几天我在看的一本书叫《游戏力2》 我很喜欢当中的一个观点 它提到一个临界点的概念。但你遇到阻碍时候 除了逃避面对,除了吓的情绪失控。还有第三选择 那就是在临界点多多呆一会儿 然后等情绪平稳些再往前迈那么一小步。
我很喜欢这种状态 遇到困难不逃跑 而是静静的围观它 等情绪因素趋于常态(人在突如其来的状况会有应激的夸大反应)然后试着在原来的基础上往前一点点试试看(书中的词叫做“轻推”)通常在解除了情绪(见《你的生存本能正在杀死你自己》 情绪有时候会对当代的人反作用)这个路障以后 总能往前做一点点工作的。
这个规律也可以追溯心理学的系统脱敏疗法,但就更广泛的提到如何处理问题 我更喜欢用曾国藩的“结硬寨,打呆仗” 每天总能找到改善点前进那么一点点的,久而久之 再难的问题也都有化解之的途径咯。
重要的就是,你真的可以做到客观的看着它啊
2018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