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随记1–线画板块
早上孩子们一来,朝气扑面而来,好像把整个空间都点亮了。我的“魔法袋”里又换了新的东西了,孩子们依然很期待地伸手进去摸,然后在我耳边轻轻告诉我他们摸到了什么。现在会有孩子一口气把里面所有的东西都说了个遍,没有说错,没有漏掉,他们的触觉越来越敏锐了。
亲手缝制的袋子摸过“魔法袋”,和我握手问好进教室后,孩子们就会去放好书包水杯,互相聊上几句,就在我歌声的召唤下,来到我的身边站成圆圈。因为过了一个假期回来,我重新用mouse、penguin、eagle的图景带他们练习圆圈的扩大和缩小。他们对自己的站位越来越有意识。晨圈里古诗、童谣、歌曲、绕口令等结合沙包、拍手等律动,孩子们也越来越得心应手了。
孩子们一看到黑板画,就知道这周是线画板块。一开始的左右对称图形,呼应到了二年级孩子二元对立的特性。我们玩了镜子游戏,我跟着孩子们做一些他们觉得很好玩很滑稽的动作,不时可以听见他们开怀大笑的声音。很快他们就可以跟着我在地上走对称的线形。我画出一边的线形,他们都可以准确画出对称的另一边。从一开始简单的直线和曲线,他们对于难度逐渐加深的有不同方向的旋转也轻松拿下。孩子们每次画完老师带的线画之后,会饶有兴致地开始自己对其做变形,创造新的线画。
这周的滋养故事讲了《爱尔兰王子》,我用了其中的某些图景元素,结合了波鸿模式,并融入线画、语文和数学。孩子们带着任务,走过一座座“独木桥”,爬过一座座“高山”,钻过一个个狭窄的“山洞”,游过一条条“河”,跳过一块块“岩石”,历经艰险,来到目的地,完成任务(通常是画出一个对应的密码—线画或汉字,或者寻得一定数量的宝石和种子)。孩子们在这过程中发展他们的触觉、平衡觉和运动觉等感官。
一节英语课,除了拉圈歌、问候歌、季节歌曲和绕口令等内容,会有围绕一个主题进行的歌曲、韵文、故事等。一年级孩子们在大量的听说唱当中模仿老师,感受语言的韵律和美;二年级更加有意识地给孩子们去说去运用语言的机会。这周我们主要学习家庭成员的称呼。“Big feet, busy feet, going up and down the street; brown and burly, father’s feet, walk by me. Nice feet, nimble feet, going up and down the street; pretty, dainty, mother’s feet, trip by me. Small feet, light feet, going up and down the street, little children’s happy feet, run by me!”孩子们在类似这样的与主题相关的韵文中模仿爸爸妈妈孩子的不同走路形态,在动和静、快和慢、大和小、强悍和温柔中感受两极,呼应到他们的内在发展需求。有些歌曲像“slowly slowly walks my granddad”, “the turnip”都有戏剧表演的成分,为以后的戏剧打下基础。
这周我们学校来了一个特殊的客人,来自成都华德福学校的汪显华老师。她刚带完了一轮一到八年级,这让我很是敬佩。她跟班听课,感动于班级的氛围和老师孩子们的歌声。我们也从她那里收获了肯定和建议。在显华老师的带领下,老师们和家长们在雨中工作,现在整个园子重新焕发了生机。我们大家和这片小土地有了更深的链接。在做事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原来我们一起去做,可以做到这么多,可以创造奇迹!
在这之前,老师们在一起讨论展望孩子八年后应该成为的样子,我们希望他们获得的品质和能力,以及我们的教学活动应该怎样开展去支持孩子让他们获得这些。我们对前景更有图景了。这里说的教学活动不仅仅只是学习的课程,更是融入在孩子们在校生活的擦地洗碗、吵闹欢笑的每一个真实当中;也不仅仅是学校的工作,我们需要一个个家庭和一个健康的社群去合力达成。
我们的教育是面向生活的教育,更是一种生活方式。我们教给孩子东西,更是和他们一起生活。我们希望他们以后能够自如面对自己的生活,热爱生活!我想到达幸福到达成功不应该只有一个维度,应该有很多到达的途径,我们能做的是帮助孩子成为他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