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习惯如何养成?
近来熬夜拖延越来越严重,每天不仅睡眠不够充足,还产生了严重的精神内耗,不断自责不自律,不爱惜自己,不珍惜时间等,于是想尝试做点改变。
这两天听了樊登老师讲解的《掌控习惯》,很受益,简单记录二三。
1 微习惯的重要性
先来看看英国自行车队逆袭的故事:
在1908到2003,差不多将近100年的时间里英国自行车队只获得过一枚奥运金牌。2003年,他们聘请了一位新的教练,布雷斯福德,他对车队只提了一个要求,就是在自行车训练的每一个环节当中都要比之前提高1%。
具体包括:重新设计了自行车座,使其更舒适;用酒精擦拭轮胎,以获得更好的抓地力;要求队员穿上电热鞋套,以便在骑行期间让肌肉维持理想的温度;他们策士了不同类型的按摩凝,看看哪一种能够更快地让肌肉放松;他们为每位队员选配了不同的枕头和床垫,确保每个人能获得最佳睡眠......就是这每个环节作出的一点点微小的改变,为车队换来了不一样的结果。
在08年北京奥运会中公路和赛道自行车项目上,英国自行车队夺得了该项目60%的金牌,并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打破9项奥运会记录和7项记录。之后的英国自行车队如同开挂一样,拿奖无数,自07年至17年共获得178次世锦赛冠军、66枚奥运和残奥金牌。
曾经一支连自行车厂都不愿卖车给他们的队伍,经过一点一点这样微小习惯的改变,竟然有了这样惊人的变化,这就是微习惯的复利。
生活中,我们总是高估决定性的时刻,而低估每天微小的进步。其实,如果我们每天能进步1%,那么一年之后,我们将进步37.78倍(1.01的365次方约为37.78),而如果我们每天退步1%,一年之后,我们累积的结果只有0.03(0.99的365次方约为0.03)。二者结果相差之大,可见小进步也有大作用。
2 好习惯养成的技巧
既然微习惯如此神奇,那我们该如何养成好习惯呢?
让我印象深刻且认为可操作性强的主要有2个:
1)绑定喜好+习惯叠加法
这里先来讲一个狄德罗效应:一位法国的哲学家,叫狄德罗,喜欢收藏书,有个自己的图书馆,但是特别穷。俄国女皇特别喜欢他,便给了他一些钱,把他的书都收回去了,让他来做管理员,还送了他一件特别好看又显富贵的红色皮氅。他每天穿着那件皮氅在家里转,看什么都感觉跟他的大衣不相配,他觉得桌子这么破,怎么能配他的红皮氅呢?换个桌子吧,换完桌子换凳子,换完凳子换其他装修,换完装修换房子,于是狄德罗把所有的钱都用在了配这件皮氅上,这便是狄德罗效应。
生活中我们也常有类似的狄德罗效应的行为,把它应用于习惯上,就是习惯叠加法。就是在一个当前的习惯后面,加一个需要培养的新习惯,叠加起来,使其形成连锁反应。例如想养成空腹先喝水的习惯,我会每天早起洗漱完,先喝杯水。这就是空腹喝水和早起洗漱的习惯相叠加,久而久之,每次洗漱完,我便会习惯性先喝杯水再做其他。
绑定喜好+习惯叠加法,就是继当前喜好之前或后,叠加一个需要的新习惯,形成一个固定搭配,例如,我想养成每天阅读的习惯,就可以给自己规定,午休前看2页书,午休是我喜好的习惯,看2页书便是我需要培养的习惯,这样以后阅读的习惯就可以保持下去了。
2) 2分钟规则
如果你想养成一个习惯,从2分钟开始。例如,你想健身,每天从走路2分钟开始,时间到了,你可以立刻坐下或躺下;你想阅读,每天睡前读2分钟,时间到了把书合上,睡觉;你想写作,每天写2分钟开始......
其实2分钟规则的内核就是微习惯,所谓“微”,就是把你想做事情的最小集拿出来作为目标,“2分钟”只是“微”的一个具体化。也可以是每天读一页书、每天跳绳20下、每天瑜伽10min、每天学英语5句话、每天记录10个字......总之,就是让你的目标微小到自己做起来毫无压力的程度,你才会有开始,才会可能有后面的第2页书、跳绳第50下、运动半小时等。
良好的习惯,就是这么一点一点培养起来的。
3 结语
许多时候, 当我们养成一个习惯的时候,会带来一串习惯的改变,其中有好也有坏。就像我现在虽然养成了每晚运动15min以上的习惯,但也养成了运动完会常在瑜伽垫上刷手机休息,拖延时间不去洗澡,最终导致晚睡的不良习惯。
晚睡,正是我当下想要改掉的坏习惯。从书中得到一些收获,先摸索起来。
我相信,那些微小的习惯,不会简单的叠加,它们也会复合,复合便意味着不是加法的关系,可能是类似连乘的关系,一个叠加一个,最后产生一个复合效应,让我们的人生发生一个巨大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