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孩子读历史|儿子迷恋诸葛亮,于是我们讨论了一下鹅毛扇
我正在参加“教孩子读历史”征文活动,这个活动棒棒哒,有兴趣的朋友快来点击活动传送门。
诸葛亮儿子是个不折不扣的三国迷。除了喜欢看三国故事的书,还酷爱桌游“三国杀”——虽然被小伙伴讥笑水平差,依然爱不释手。此外,已经摆弄了好几年的“三国华容道”棋,也是他的心头好,每次春游、秋游都要带在身边。
上次春游,老师带他们去了三国城。这是无锡地区一个比较有名的景点,据说许多影视剧都来此拍摄过。那天回家,儿子向我们展示了他拍的大量兵器照片,弓箭、丈八蛇矛、大刀……我知道他最喜欢的三国人物是诸葛亮,就故意打趣:“哎呀,怎么没看到诸葛亮的武器哪?”
儿子一听这话,就开始纠正我:“诸葛亮不需要武器,他脑子里的计策抵得上千军万马,鹅毛扇一摇就计上心来!”我赶紧点头表示同意,但又想到一个问题,前些天好像还跟某文友讨论过“历史上的诸葛亮手里到底拿什么”这个问题。我还为此翻了好些资料呢。
于是,我故意逗儿子:“你怎么知道诸葛亮拿的是鹅毛扇,不是鸡毛掸?”儿子大笑:“妈妈怎么这么幼稚?鸡毛掸子是打扫卫生的,诸葛亮拿它干嘛?”“哦,诸葛亮不用打扫卫生,可万一他拿的是纸扇、绸扇呢,你就那么肯定他只能摇鹅毛扇?”
这下,儿子不说话了。他默默拿起三国杀纸牌上的诸葛亮给我看,我说:“可能印错了”。他又拿起“三国华容道”给我看,我仍然说:“这个不对劲”。最后,他翻出春游时小朋友们穿古装拍的照片,指着两个扮成“诸葛亮”的男生说:“在三国城工作的叔叔阿姨说,这就是诸葛亮的服装和道具。”
三国华容道 诸葛亮cosplay1 诸葛亮cosplay2我瞅了一眼,还是告诉他:“这是淘宝上买来的呀。做这些东西的工人,也不知道历史上的诸葛亮穿啥衣服、手里拿什么。”儿子终于忍不住了,主动发问:“这也不对,那也不对,妈妈肯定有答案了。那诸葛亮拿的到底是什么呢?”
我终于逮住了机会,却故意不急不慢地说:“上周我看到一篇文章里说,诸葛亮拿的不是羽毛扇,而是麈尾。”“麈尾?那是什么?”儿子迫不及待地问。“麈尾啊,是一种用来拂尘的东西。还别说,麈尾拂尘的作用还真跟鸡毛掸子差不了多少!”
听到这里,儿子又蒙了:“什么呀,说来说去,诸葛亮手里拿个东西不是为了扇风,而是挥尘?”“没错儿!你可说到点子上啦。用麈尾是要称挥,用扇子才称摇。那篇文章还特别强调了这个问题,你不提我都忘了。”“噢,我说呢,怎么三国故事中的诸葛亮好像一直都得用扇子,古人明明也有冬天嘛。”儿子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
他又忍不住去看纸牌和棋盘上诸葛亮的形象,还认真地对我说:“我们班好多同学都买了鹅毛扇作纪念呢,幸亏我没买。下次我得告诉好朋友,历史上的诸葛亮并不拿这件东西。原来这么多年,我们都被骗了!”
“哈哈哈,这个真相是要跟大家说说。不过,你自己得先把这个问题搞清楚了,不然别人也不信呀。”我附和他。“嗯,妈妈在哪里看的文章?可以给我看看吗?”“没问题,我尽快把它打印出来吧。”就这样,儿子被我安利了一篇难度不小的历史考古论文。
我相信,对于一个四年级的孩子来说,读这类文章当然很难,但是不怕!文章并不长,里面还有插图作为补充说明。估计很多专有名词,孩子根本弄不懂。还好,我会尽自己所能解释给他听。
后来,我和孩子用自己的语言把文章内容作了概括,希望他在跟小朋友解释时,能把事情说清楚。概括如下:诸葛亮是中国人都非常熟悉的人物形象,他每次出场,手里必摇一把扇子。因为他手不离扇,渐渐地,在大家眼里,“摇羽毛扇的”就成为智囊或谋士的代名词了。
说起诸葛先生拿羽扇,源自晋代的《语林》。但这本书,今天已经看不到了。参考唐朝和宋朝的类似书刊,研究人员发现,他拿的不是羽扇,而是“毛扇”。所谓毛扇,并不是羽毛扇,而是麈尾的别称。麈是一种大鹿,麈尾是用来拂尘之物,与用来扇风的扇子不同。所以,用羽扇多称摇,用麈尾多称挥。也就是说,使用两者的姿势不同。
在古人眼里,麈尾比羽扇高贵得多。古代名士都是一边挥着麈尾,一边谈事情。后人也称清谈为“麈谈”,但从来没有称为“羽谈”或“扇谈”的。其实,在晋与南北朝时代的形象资料中,常常能够见到手执麈尾的人物。所以,现在我们明白诸葛亮手里拿的是什么了吧?那既然明白了,也就不会将两者混为一谈了。
我发现,通过这次小小的讨论,孩子对学习历史更感兴趣了。他也不再仅仅迷恋漫画版的戏说历史,而是时不时认真地提问:唐伯虎是大才子,为什么没有考中状元?还有人陷害他,说他考试作弊,到底怎么回事?还有书上说他最后疯了,疯了为什么还能画出那么好的画、写出那么好的诗?
哎妈呀,这些问题太复杂了。我要怎么组织语言,他才能听懂呢?思来想去,成年人还是尽量多了解些历史。因为历史是个大宝藏,任何一个小小的细节,都有可能激起孩子的兴趣,并带出许多学问。我们唯有多看、多想、多挖掘,才能应答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