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脚小小鸟】快乐不是一种状态,而是一种能力。
快乐是一种状态吗?
我更觉得,快乐是一种能力。
关于作者松妈
松妈,公众号:和松妈妈去游河。
她是一个资深看剧妈妈,当然,松妈还是文学硕士、童书译者、绘本作者。她一年写作46万字,相当于9本《老人与海》;她每年陪伴孩子看剧10几场,培养了松松极强的想象力、创作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苏州市讲故事比赛中获得第一名。这篇公众号文章,是松妈看完《大脚小小鸟》后以妈妈的视角进行的诠释分析,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启发和帮助。
面对同样的情境,有人或许心如止水,有人或许咂摸出一丝悲凉,有人却也能自我解嘲出一点幽默,微微笑。
大脚小小鸟讲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姑娘在一个荒凉之所,只有几根孤独的树杈相伴,寂寥得只有风声。但是,当某天,风捎来一根羽毛,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
姑娘用树枝和羽毛组合,做成了一只小小鸟,小小鸟随她的手势变化,时而点头,时而卧倒,时而飞起盘旋……逐渐,小小鸟似乎就自己有了生命,我和孩子用我们的心,给它脑补出来了微笑的表情,惊讶的表情,以及自由的气息。
当小小鸟睡着,姑娘似乎又有了新的发现,她脱下自己的外套挂在架子上,就成了一个新的玩伴。Ta可以与她一样皱起眉头袖手,也可以与ta翩翩起舞,在淡紫色的天幕下旋转……一切既来自她的动作,也来自我们的想象。
这部戏的精妙之处正在这里——少即是多。道具是极简的,只有几根光秃秃的树枝和几件主角身上的衣服;背景是极简的,只是一块可以幻化天色变迁的幕布,再无其他。
所有观剧的体验,其实都是观众内心的投射。而这样一出极简的儿童剧,大量的留白,正是为了让孩子可以尽情泼洒色彩,留下足够大的想象空间,让他们去发挥,去填充,让他们的想象力可以尽情驰骋,飞翔。
当剧场里的孩子们,或者静默屏息,或者会心大笑,我猜,他们也正在自己的内心里上演一出精彩大戏。
而总在音乐响起时,偷偷眼眶一热的成年人——我,看到的是“自得其乐”是一种多么重要的能力——想起之前在饭米多蔻微剧场看的《影子梦工场》,结尾时主角说“不管长多大,都要找到时间玩”。
我想成年人的“玩耍”早就不是去看一场球赛,看一部《奇葩说》这么简单,更重要的是,不要丢掉你自己内心的孩子气,保持觉察与幻想。
在生活逼仄的夹缝里,觉察一朵花在风中对你鞠躬,觉察天上白云幻化成鲸鱼,觉察其实在很多平凡重复的瞬间,上帝都对你投来了一个微笑的眼神,只是看你有无捕捉与会心回应。
跟着孩子看剧,跟着他们回到童年,跟着他们重新发掘自己埋藏的天真,真好。
ps:粉色并不专属女孩
Ps,千万不要看这部剧的海报等都是粉色调,就觉得这是一部专属女孩子的剧。柔美,浪漫,纤弱是一切男生都应该体验,甚至更多体验的微妙感觉,大人们千万不要因为人为的性别喜好划分,让孩子缺失这同为“美”的一部分,让我们呵护他们与生俱来的完整。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