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爱说:你所忽略的6感素材写作法(上)
当你看了很多关于写作的教程,都告诉你如何写、这么写的时候。你的手放在键盘上是不是还是一片空白?
你已经想好了写作的主题、设计好的写作的框架,甚至连其中的起承转合都已经进行精心的设计。但是下笔的那一刻还是写不出来?
这种状况真的是让人心里捉急!
我也曾经有过,我也是这样。
不过,不用着急,当你真正明白了原因,你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向。
先说核心的原因,其实就是你没有积累足够的素材。
没有素材,有框架有什么用?只有一副骷髅架子,没有血肉的填充,他始终是一幅摆在医学院教室里的一副教具而已。
之所以那些写作大V们能够写出大篇的文字,洋洋洒洒几万字,都得益于作者日常的素材积累。如果现在你需要论述一下,为什么现在短视频和直播这么火,你再临时去找资料那一定很浪费时间,甚至你脑中的那个灵感,因为这个多余动作,立马消失于无形之中。再想下手就难了。
你看过咪蒙的公众号文章吗?
咪蒙的文章最大的特色是,她的文字能调动读者的情绪,而且文章从头到尾都能写出兴奋感。让人欲罢不能的看下去。
为啥文字能调动情绪?就是因为咪蒙对文字的情绪把握非常精准,而且文字的内容非常有画面感。这种能力培养的核心是用人的6感长期体验得来的。
今天要给你透漏的就是这种情绪文字的秘诀。。。
想要写出调动情绪的文字,你必然要用自己的6感来体验生活和人。要用6感在生活中积累相关的素材。只有你调动起了自身的6感受你的生活,你一定能写出带有情绪的文字。
![](https://img.haomeiwen.com/i4320451/c21ebadded4bd4a3.jpg)
6感就是六根,也是是佛学的名词。六根相对应的就是六尘和六识。复杂的佛学名词在这里就不探讨了,讲一下如何用这6感进行素材的提炼积累把!
第一感、眼
上面说到写作有画面感,这个画面感就是作者通过文字来描绘场景。而这种能力正是借助了眼睛进行细微的观察。
比如下面这首诗: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断肠人在天涯。
作者用了11个名词,立体的勾画出了一幅场景,而这幅场景的感受是荒凉、悲伤的。充分的表达了作者此刻的心情。
之所以能写出这样有画面感的文字,一定是作者对现实环境的观察。
如果你的文字能像照片一样,把当时的情景拍出来,那读者看了才能有画面感,也能体会到你要表达的情绪。
如何用“眼”来搜集素材呢?——拍照法
第一是,看画面中的焦点。也就是你在用手机拍照片时拍摄的核心。比如你要描述的是这个苹果好吃,那这个焦点一定是哪个咬了一口的苹果,和人好吃的表情。
第二是,看画面中的环境。当下场景中都有哪些元素组合。比如上面的这首诗,有枯藤、老树、近处的小桥流水,和远处的催烟袅袅的人家。
第三是,看画面中的人物状态。如果能把人的表情、动作描述出来,那么能够让你文字的情绪立马突出出来。
给你一个练习,把当下的眼睛看到的画面,用拍照的方式描述出来。
举个例子:
我当下写文章的场景,我眼睛中的即时画面是这样的:看着眼前的文字,不断的通过我打字的手在屏幕上跳跃出来,此刻黑色的笔记本电脑就是我身体的一部分。是那么的安宁、平和。
当你看完这段文字你有什么感受呢?请你在评论区写出这个画面的视觉词。
第一感、耳
如何用“耳”来搜索素材呢?——录音法
我想你一定知道,盲人的听力是最强的!因为关上一扇门,一定会开一扇窗。这时耳朵听到的声音就是一幅美妙的图画。如何“听”?
第一是,周围的环境声音。通过周围的环境描述当下的周遭。比如我现在坐在屋子里写这篇文章,我能听到的窗户外面车水马龙的声音,有孩子在楼下玩耍的嬉闹声,有路上公交车到站的提升声,更有远方建筑工地的敲打声。
第二是,声音产生的感受。比如孩子的嬉戏声让我内心出现快乐的感觉,远方建筑工地的敲打声让我知道人们都复工了,都开始了正常的工作了,我的内心再没有那种窝在家里的封闭感。
我们需要时长练习用“耳”来看待世界的能力。现在就开始练习把,闭上眼睛,集中精力去听周围的声音。听完后开始记录,再听,再记录。
剩下的四种声音我在明天的文章中继续详解。当你真的能用“眼”看见,用“耳”听见。那么你会突然发现,写作的素材无处不在,写作也不是什么难事。
![](https://img.haomeiwen.com/i4320451/564a711d263ae6a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