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家大院》观后感&财务问题分析
周六,傲哥无意之间翻到这部剧,于是两个便开始了共同追剧之旅,一直追到今天才算把上部追完。突然想据此写点儿东西,就想分两个部分写写。
Section 1:观后感
主角乔致庸无疑是不幸的,大哥突然身故,自己不但被迫从商,还不得不以自己的婚姻为代价换取岳父家的经济支持,因此放弃与自己青梅竹马的表妹的感情,造成婚后长时间的遗憾,并在后来遭致表妹一记重重的报复,人生几乎陷入绝境……
但同时,他无疑又是幸运的。
娶到一个无条件支持他、一次次胳膊肘往外拐的去娘家借银子帮他度过危机,即使因为一个天大的梦想锒铛入狱、娘家因此破产也没有责怪他的媳妇儿;
顺带捡到一个理解他,愿意散尽一生家财救他,到死都为他敢于追求梦想的勇气点赞的岳父“山西第一扣”;
还有,跟当初那个骑着毛驴来投奔他的落魄书生“孙老仙儿”合作,拿下乔家生意的一个又一个高点;
以及后来被圈禁时及时出现、与他同有“汇通天下”梦想的“职业经理人潘为严”……
还有一点不得不说,那时候企业对掌柜们的约束真不少,每四年一个账期,大部分情况是外派,外派不允许带家眷,还不允许逛窑子、捧戏子……说白了,就是把时间全部用来想办法帮东家赚钱,完了拿分红。
在剧里经常能看到的就是,掌柜伙计都住在东家家里,也难怪“乔家大院”的建筑规模如此宏伟,成为一座能够体现我国清代北方民居建筑风格、极具研究价值的建筑群体。
Section2:公司理财&家庭理财建议
除了上述的观后感,引发我分外思考的,还有剧中的很多情节,例如:每当乔家生意陷入危局、东家生死未卜之时,以乔家老四为首的股东、债主们就会登场,上演一出集体要求退股、还债的戏码……以及除此以外的多种情况,都激发了我内心深深的使命感,也因此,想给《乔家大院》里的各个家族企业出具一份财务规划方案。
一般围绕在主角周围的矛盾都会比较多,也因此想从多个方面来分析乔家的情况:
1. 大哥乔致广争做高粱“霸盘”,欠下巨额债务后,撒手人寰,债主纷纷找上门怎么办?
答:寿险,留爱不留债。
债主的心思能有多坏呢?无非是怕企业资不抵债,借出去的钱收不回来而已。寿险,以人的生命为标的,在大哥生存时投保与外在债务相同的保额,可减少因企业主突然离世,外在债务祸及家人。据我所知,现在一些机构贷款会设置一些特殊条款,要求借款人购买人寿保险。
2. 以乔家四哥为首,靠吃股息为生,听到一点儿风吹草动,就上门要求退股的人,怎么办?
答:其实,这是一个贯穿全剧始终的问题,也是传统企业向现代企业转型面临的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即“管理权和控制权”分离的问题。
剧中,每个家族企业都有两个最重要的角色:“东家”和“掌柜”。“东家”,也就是企业的所有者,俗称老板,是企业最大的股东,能够决定企业的发展方向;“大掌柜”,即职业经理人,负责企业具体经营事宜。
在企业规模不大的时候,东家也是掌柜,这无可厚非,当企业一步步发展壮大,如果东家还继续干掌柜的活儿,就会产生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如果当前的东家缺位,企业很可能变得群龙无首,影响正常经营,损害股东利益。
最好的解决办法是:放权,让掌柜干掌柜该干的活儿,同时培养堪当大任的继任者。不把企业成败系于一人之身,这样股东才能放心。这一点,也在后来潘为严答应乔致庸做大掌柜的条件中得以体现。
接下来要算一笔账,可是肚子饿了,先写到这儿。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