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豆情结
我特别喜欢吃蚕豆,蚕豆制品是我过年不可缺少的零食。平时逛街经过炒货摊总会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或者买点炒蚕豆、或者买点兰花豆。老婆牙齿不好,孩子又对它不屑一顾,所以就成了我的专享美味。
以前我不大明白为什么特别喜欢蚕豆,还以为自己只是在向老鼠学习:常常磨磨牙,那样牙齿会更好些。后来,渐渐开始变老了,慢慢地细嚼中感觉到了泥土的芬芳,竟仿佛觉得这就是洞庭湖畔的泥土香。我终于明白了:对蚕豆的偏爱竟是故乡情结在作祟。
我是1978年离开故乡的,当时16岁。按照现在很多人的说法,我的童年和少年时光基本是在“浩劫”时期度过。
我们大队是种棉花的,为了增加土地出产量还会轮作油菜、芝麻或蚕豆。也许是怕吃不饱吧,轮作的蚕豆会更多些。我们生产队又是紧靠围垸大堤,所有每到秋后队上还会在堤外翻耕一些湖地种上蚕豆。
蚕豆是两年生作物,应该是为了度过严寒的冬天,橄榄型豆叶上有一层厚厚的蜡质,霜雪日子里大片大片的碧绿充盈于萧索的天地间,给人感觉江南的冬天也是那么生意盎然;春暖时候,紫色的蛱蝶花深藏在浓密的绿叶下吐出缕缕清香,豆田成了蜜蜂最好的游乐场。
五一前后洞庭湖水就涨到蚕豆脚下,但为了让它更成熟饱满,往往会过几天等到湖水刚好没过蚕豆时才去抢收。这样的蚕豆我们叫它水泡豆。
这种豆子怎么吃都会有一股沤气,但每家每户都会分上一两担这种生豆荚。大人们想尽了各种办法,试图把它做得好吃一些,好像谁家都不是很成功,尽管会把棉花地里收获的正常成熟豆子掺和在一起都还是不行。以至于经常到了年底还会有存货。
水泡豆收获没几天,棉花地里的蚕豆也开始收获了。也许是社员们偷懒,也许是为了让孩子们有更多获得感,地里到处都是散落的豆子。我们每天放学后少说也能捡个三五斤的,再加上队上分的一家不少于一担以上的干蚕豆,以至于怎样消耗蚕豆倒成了我们那里人家的一件大事。记得当时很多人说:一辈子都不想看到蚕豆了。于是也就有了五花八门的制作方法。记忆里是兰花豆最好吃。
炸兰花豆的油我们是不缺的。棉子油、菜籽油、芝麻油,每种一家都能分十几斤、几十斤不等,加上每年杀头猪的猪油,加在一起几乎都吃不完。当时我家就三口人在农村,一年各种食用油加起来少说也有七八十斤。
我妈妈炒蚕豆的技术真的不敢恭维,选遍一锅炒好的蚕豆也找不出爆开口子的。后来有特别好友传授秘法,要用粗河砂来炒,并把从不示人的专用炒豆河砂借给我妈妈才使得我们家炒的蚕豆不至于那么铁硬。但吃起来却有不小心被碎砂崩掉牙齿的危险。
最难吃莫过于蚕豆焖饭了,不仅豆子不好吃,就是和着豆子的米饭也让人难以下咽。大概就是这一当饭的吃法才让很多人有了一辈子不想看到蚕豆吧。
新鲜的蚕豆剥出来,加点韭菜炒着吃味道很好。因为豆瓣洁白如玉,一散两片有人形象地称之为打卦豆。现在的岳阳人还把它当成美味。因此,季节一到满菜场都有卖新鲜蚕豆荚的。
也许就因为它好吃还能饱肚子,我们那没听说谁挨饿,也许因为它粉粉的、面面的,养得我们那里人不那么好斗,所以我也从没看到过或听说过有整死人的现象发生。
蚕豆不光好吃,还能作出很多花样。现在心情没年轻时那么浮躁了,于是经常会买新鲜或干蚕豆回来鼓捣,想不到还真能作出几样不错的零食或菜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