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星飞舞的那一夜(二)
二、《七政推步》
曾经在北京工作过一段时间,去过很多首都的景点。但是有一个地方,到我离开北京的时候,都是想去却没有机会去的。那就是坐落在建国门的北京古观象台,每天上班下班从那走,在台子下面甚至能看到台上竖立的浑天仪。上班路过的时候还没开门,下班路过的时候已经关门。每次从那里走过,总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
若干年后,我再次来到这个城市,以游客的身份买了票走进古观象台参观。走在明清时期的古城墙上,看着雕刻着斑驳历史的浑仪、简仪、纪限仪... ...我大脑一片模糊,这些凝固在时光中的仪器,竟然带给我似曾相识的感觉。
在观察星晷的时候,我不禁被古代天文学家们的绝妙构思而倾倒。春天的微风吹过,我似乎看到了当年的月色。
流连忘返在古代科技中的我,倚靠在日晷旁边,看阳光的影子投射在节气的格子线上。老爸的电话过来了,让我抓紧回来,说我爷爷病危。我心里咯噔一下,拔腿就跑。
我匆匆挤地铁二号线,再转四号线,在北京南站补票上了高铁,然后一下高铁就租车直奔老家。老爸和两个叔叔早已守候在爷爷的床前,弥留之际的爷爷用期待的眼神看着我。堂弟说,爷爷等我很久了。
爷爷努力的伸着头,想要说些什么,却无力说出来,吃力的抬起手,指了指枕头底下,然后从喉咙里艰难的唤出一声:“孙儿啊,要学会... ...”
我紧紧握住他的粗糙的手掌,感觉到脉搏越来越虚弱。最后一丝气息消失的时候,他的手渐渐垂了下来,房间里响起了恸哭声。我也泣不成声,然后把手伸到了爷爷的枕头下,是一个布包。在父亲和叔叔们的注视下,我缓缓打开这个布包,是一本发黄了的繁体字竖排版的书:《七政推步》。
守灵的晚上,老爸告诉我:“我的爷爷,也就是你的老爷爷,曾经在朝廷的钦天监当过差。兵荒马乱的时候,偷偷跑了回来。替人看看风水,周边的乡镇,都慕名而来。再后来搞批斗牛鬼蛇神,我爷爷就收手不干了,小心翼翼的种地过日子。他去世的时候,传给了你爷爷一些书和风水知识,我们都没有见,都是后来听说的。”
我一边盯着昏暗不安的烛光,一边小心翼翼的翻着那本《七政推步》。
“你爷爷解放后就入了党,成了第一任村支书,那时候,这些东西都是封建糟粕,我从小也没听他提起过。”父亲看到燃着的香快要到头了,又点燃换上了一束,我跟着在铁盆里放几张点着的纸。堂弟在一旁安静的啜泣,他是爷爷带大的,感情特别深厚。
乡下的空气清澈而通透,凌晨三点,我从灵堂走出来,在满天的星光下沉思。一颗流星穿过交错的枝丫,划过刚刚升起的人马座。
第二天,在收拾爷爷遗物的时候,姑姑又发现了一个笔记本,交给了我。我打开一看,是《七政推步》的读书笔记,还有他去山上观测的路线图。
爷爷的骨灰被安放在正对着祖宅方向的山坡上,早些年去世的奶奶的骨灰在那里安静的等着。擦干泪水,我向另外一个高高的山头瞥了一眼,没错,那就是路线图上的观测地。
生活在城市里的子孙后代们纷纷作别离去,我带着爷爷的笔记,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走了过去。年轻人或者通过上学留在了城市,或者出去打工,村庄里已经没有了劳动力,这种山路已经荒芜多年,走起来非常吃力,很快苍耳沾满了我的裤腿,荆棘刺破了我的脚腕。一夜未眠的我变的异常兴奋,一路小跑起来。
山顶上有一个碎石垒的台子,旁边是一间石头房子,农村的路边会有一些类似的石头房子,是在暴风雨天气给牧羊人避雨用的。但这个房子修在山顶上,很显然不是起这样的作用的。我翻看着那本笔记,明白这是爷爷通宵观测的时候,休息的地方。
在带领村民打倒牛鬼蛇神的时候,他其实悄悄地在这里观测星象,学习和验证他的父亲--我老爷爷留给他的知识。
石头房子的角落里,我发现了一个观测仪器,拖到房子外一看,原来是一个简易的星晷。在爷爷的笔记上,记录着星晷的制作方法和制作历程。
回城的路上,老爸对我说:“钦天监的人都是世袭的,所以在你老爷爷之前,我们的祖辈都是在钦天监混的。只不过从你爷爷开始,这些技艺就彻底失传了。”
“我连北斗七星都认不全。”老爸苦笑说。
我涩涩笑笑,“那是个特殊的年代,我爷爷要是被人知道搞这些封建迷信,还不被批斗啊。”
“起码村支书是没法干了。”爸爸拿着那本《七政推步》,漫无目的翻着。“按说我爷爷传给他很多书,不知道为什么就剩了这么一本,我让你姑再仔细找找吧。”
“老爸,不用了,爷爷只把这本放在枕头底下,肯定是有目的的。等我看透这本书,再考虑其他的吧。”我把那本笔记递给老爸。
“真没想到... ...”爸爸翻着笔记,长叹一口气。“我很小的时候就记得他经常白天在家睡大觉,当时还以为他比较懒。现在看,他头天晚上其实去观天象了。”
“这是你老爷爷留下来的,从朝廷带来的,应该值点钱。”老爸把《七政推步》递给我,说。
“我在天文杂志里看到过这本书的介绍,明朝初年的时候叫做《回回历》,清朝收入《四库全书》并改名《七政推步》。这一本是什么时候的,很难说了。可能是老爷爷清朝时上班用的,也可能是解放后在旧书摊淘来的?”我接过来,继续翻了翻。
翻到中间,发现竟然是绘制精密的星图,与我想象中的古代星座体系大相径庭的是,那娟秀的字体写出的并不是传统二十八星宿的名字,而是现代星座名称:人马、宝瓶、双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