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佛困难吗:禅宗和净土宗的开悟
在我们普遍的认知中,往往觉得,成佛,是一件多么辛苦艰难,遥不可及的事。佛经中也说,初发心菩萨从凡夫至成佛,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那么久远漫长的时间。看到这里,很多人就懵了——三大阿僧祇劫!这也太不容易了。算了,虽然成佛之后智慧广大,功德巍巍,但这么久远的时间,看来不是我等凡人所能企及的。
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三大阿僧祇劫就代表成佛难如登天吗?请看下面一段经文。
《宝云经》:"世尊。如来不从阿僧只劫积集功德耶。佛言不尔。何以故。善男子。菩萨不能思议如来境界。如来境界不可思量。但为浅近众生。说三阿僧只修集所得。"
菩萨从初发愿做佛到圆满具足运用一切智,也是圆满修得三十二相的过程,也是圆满具足运用十二因缘甚深智慧的修行过程,佛表法为三大阿僧只劫。
另外,可以看一下中国佛教八宗的代表宗派——禅宗。
禅宗提倡明心见性,顿悟本心。真正大彻大悟之后,就成为了像永嘉大师《证道歌》中说的那样——“绝学无为闲道人”。由于穷彻心源,证得法身,心与佛同,显发自性般若智光,故而举止动念,无不妙契真如道法,所谓“行也禅,坐也禅,语默动静体安然”,穿衣吃饭,无非道妙,是修而不修,不修而修,自在未曾有。

所以,一旦真正明心见性,智光显发,那么成佛就不是一件繁琐困难的事,哪怕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那么久远的时间。因为此时心即佛心,要做的只是自然而然地生活修行,打磨掉无始劫以来的微细习气。这也就是为什么禅宗追求开悟的重要原因。
净土宗信愿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莲花化生,清凉妙乐,如入禅定。待到时节因缘成熟,花开见佛,顿悟无生法忍,亦即明心见性,心通十方三世诸佛,成就修行路上不复退转的果位。因而净土宗也有胜妙方便的开悟方法,且最为稳妥。诚如莲宗六祖永明延寿大师《禅净四料简》偈云:“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这里的见弥陀,有二义,从相上来说,是见到阿弥陀佛清净庄严的法相;从性上来说,是指明心见性,照见自性弥陀。二者同时,此表性相不二,性相一如。
开悟需要特定的时节因缘,历来有不少高僧大德以种种不同的时节因缘而开悟,有参“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的,有读经开悟的,有洗澡开悟的,有挑水砍柴开悟的,有见桃花绽放开悟的,有走路走着走着一下子开悟的……可谓五花八门,千万人有千万种开悟方式。然而,由于娑婆世界垢浊深重,环境不利于修行,故而自古以来,真正大彻大悟者寥寥,其言开悟者,多半只是悟得几分(禅宗云,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乃至错认消息,把种种境界当做开悟。
而西方极乐世界是清净庄严的净土佛国,万物皆熠熠生辉,放清净光明,池流、莲花、行树、花果枝叶、禽鸟、音乐,皆出和雅音,演说佛法。(见“净土三经”——《佛说阿弥陀经》、《佛说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周围无有恶友,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及往生的清净大海众菩萨、诸上善人俱会一处,亲自聆听弥陀说法,精进修行,环境比娑婆世界可以说超过天渊,是最适合众生修行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开悟就不再是那么困难的事了。
故而往生西方,最易开悟,一旦开悟,心通诸佛,慧光显发,见思二惑顿销,得到修行路上不复退转的殊胜果位。此间利益,无量无边,不可思议。以是义故,莲宗八祖莲池大师叹道:“开悟而不愿往生,敢保老兄未悟”、“若果开悟,往生西方,万牛莫挽矣!”
另外,成为大行菩萨再令三十二相圆满是针对带烦恼修菩提之菩萨说的,因为他还需要把三十二相修清净,而不是针对在净土修行的菩萨说的。故而在净土修行,无须三大阿僧祇劫那么久远的时间。由是可知,净土法门实出离生死苦海之宝筏,圆满佛果之胜途。知此而犹不求往生,则民斯为下贱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