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峙

2018-08-20  本文已影响0人  木丁西的文

最大的敌人是家人,常常与我们站在对立面。仿佛不是亲人而是敌人。

我们常常看到两个国家的军队互相打仗双方各自站在各自的角度上,互相不退步。家人也常常站在敌人的战线上。

孩子刚会说话,牙牙学语,大人在那站着说,你说的是什么?吐字不清,还不如xx家孩子说的呢。

我听到这样的父母教训孩子,我只能呵呵了,我们能用大人的条条框框来训导孩子吗?不能。孩子刚在冒话的过程呢,需要大人的微笑和肯定,被大人的“你说的是什么”的一棒子给打到了,孩子心灵很受伤。

大人站在对立面考虑,完全是从大人角度,大人的自身考虑的。一个妈妈超级爱购物,每次买东西都问儿子,这件衣服好看吗?儿子只能点头或摇头。

孩子才到大人哪里?他的个头没到腰部呢。对于孩子世界来说,他们能看到哪?只是满世界巨人国的大腿。

所以说,刚才购物的妈妈问孩子的问题都是无效提问,只能让孩子愈加反感,孩子不能表达这种消极情绪,只能用点头摇头来回应妈妈。

我们可以从孩子角度出发,问问你看到什么了?当从孩子角度出发之后,会有意想不到的答案。大人站在高处,看到的都是大人世界。孩子站在低处,也许看到的世界更加真实。

孩子刚进入集体社会之前,每天可以找孩子聊聊,今天都发生什么了?今天吃什么了?坐下来聊一聊,他们的世界非常有意思。

T自从上初中之后,家人跟她唱反调,她觉得只要努力付出了,成绩会提高的。而她的老师觉得T天天打架,怎么会学习好呢?生活中,学习好≠啥都好,但是父母和老师会这么觉得,学习好是万能的。当T成绩进步了,老师会非常怀疑她的成绩的真实性,电话攻击,父母也攻击T。后来T真的是自我放弃了学习。上的是一所军事化管理的职业学校,好在后来考上了大学。T有个强烈的愿望,赚钱买个推土机,把初中老师的房子给推倒。后来大学毕业没回到老家,去了别的城市。但是这种对峙的伤害依然存在着。

对峙中的二人本身毫无察觉。强者会找几个人,站在统一战线,指责对方,对方很弱小,对方是错的,对方是坏人等一系列错误标签。通常父母一人跟孩子对峙时,两人会一起和孩子对峙,孩子,你错了,快承认吧,我们永远是对的。

孩子本身很受伤,还要去安抚大人,是我的不对。第一种,没有边界的孩子,往往会先承认父母是正确的,父母做什么都是对的。这样类型的孩子也常常处在深深自责中。

第二种,坚持自我。也许孩子会关闭语言通道,做到闭嘴。不和大人交流,来恪守自己的底线边界。但这种边界的维护,导致双方都处在自责模式中。父母一方会觉得,我做的不对,我哪做的不对?孩子会坚持,我才是对的。

关系模式双方都是站在那唱高歌,我的做法是对的,我是好人,你是坏人。双方的立场都是一样的,无所谓有效沟通。我做我的,你干你的,无所谓感受。

孩子在说什么时,大人尽量多从孩子角度出发。这样孩子会有一个像山一样的后盾来支持自己,未来前行也会勇往直前。而不是像对峙者一样,总是和父母或周围人,对着干。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