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物件(二)
二、录音机
望着展厅里摆放的老式录音机,我想起了刚上班时的一些往事。
![](https://img.haomeiwen.com/i8711394/3b2be13ad5da1b4b.jpg)
当时,社会上流行港台风格,年轻人顶着烫发头、戴着蛤蟆镜,上身穿着花格衫、下身穿着喇叭裤,脚上穿着三接头皮鞋,一副中老年人看来不伦不类的模样,经常受到父母亲的训斥。可时髦得赶呀,都是怀春青年。尤其是个别有办法的年轻人,手里提着一台单卡录音机,播放着流行歌曲,招摇过市、一副志得意满的模样,得到众多年轻人投来的羡慕目光,可谓是出尽风台。
单卡盒式录音机,每台售价120元左右,相当于我们三个月的工资,一般人都买不起,只有极个别的几个年轻人才有。因为播放磁带,音质不是很好,而且音响效果也比较差。我上学时,经常去坞城路百货商店转悠,发现柜台内摆放的每合10元钱的录音磁带,还以为凭此就能把声音录了下来。后来和别人多方打听后,才知道不是这样的,差点闹出笑话来。学校里有个别家住太原、家境富裕的同学,偶尔带着台单卡录音机在寝室里播放一阵,吸引着相邻寝室的同学们前来参观,赞叹着这东西确实不错。
参加工作后,同在一个处室的女同事刘晓霞有台单卡录音机。我们十来个年轻人,经常聚集在办公室内,随着录音机播放的舞曲,学跳着十六步集体舞和交谊舞,尽管场地十分拥挤,也是笑声满室、其乐无穷。遇到有人敲门,就将录音机关闭,大家恢复正常后才予开门。因为跳舞是秘密进行的,生怕别人发现而传扬出去,造成不好的影响。有时,我们几个人也会围着录音机,收听、学唱着流行歌曲,李谷一、郑绪岚、蒋大为、李光羲等歌唱家演唱的歌曲,更是耳熟能详、张口唱来。虽然说是五音不全,唱的不好,但大家还是乐此不疲,连走路时都会情不自禁地哼哼几声。遇到有人找回市面上不公开出售的台湾歌手邓丽君的磁带,几个人就像偷听“敌台”似的,将声音关得很小、脑袋靠近录音机听着。事后,作为和别人炫耀的谈资,显摆上好长一阵时间。
![](https://img.haomeiwen.com/i8711394/5a67d8fc48252de0.jpg)
1986年我结婚成家后,爱人的嫁妆中就有一台价值700元钱的双卡录音机。我俩下班后,将购买的歌带插了进去,一边干着家务、一边听着歌曲,遇到喜欢的歌曲,还会停下手中的营生、聚精会神地学唱一阵,如费翔、彭丽媛等歌手演唱的歌曲,我们都能跟看磁带完整地唱了下来。双卡录音机有很多好处,能将借来的磁带转录到自己的空白磁带上,虽然音效有所降低,但每盒磁带能节省8元钱,人们经常转录着。好在国家对此行为管的不是很严,也没有人查处这种盗版侵权行为。不过,有的原声磁带去掉了盒上的一个机关,就不能再随便转录了。
爱人怀孕后,家中的录音机又兼起了胎教的角色。我们从音像店中购买了好多盘胎教磁带,每天按着说明、给尚在腹中的女儿听上个把小时,最终效果如何也无从考证,反正是尽力而为。后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中购买了彩电,录音机的使用频率才降低了下来。且因便携式录音机、MP3等家用电器的流行,家中的双卡录音机就彻底地退出了舞台,在1997年搬入新居后送与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