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子摸下来后……

2019-04-17  本文已影响0人  用心不是努力

基本错音和70%速度拿下来以后,一首曲子的练习注意点有哪些?

呼吸

句逗的重要性,就是让听曲子的人舒服,不着不急,徐徐道来。

合适的断句,停顿,呼吸的应用,把曲式从听觉上就直接呈现出来。

当速度到了70%,一般也就是不到100的速度,在没有大量练习和手指机能的提升,一时半会儿速度是赶不上去的,硬抠速度只会把音搞模糊。

所以这时候要以好听,不出错为标准。

展示扎实的基础。

强弱

也可称之为力度。

如果呼吸是句子的分段,强弱则是情绪的表达。每首曲子存在的意义,就在于表达自身。

会说话只是牙牙学语人的本能,表达情绪,则是要锻炼的技能。

常常说一个人唱歌有感情,弹琴有表达,说话节奏好,也是如此。

表现手法就是强弱。控制好后,还包括连音是否连贯,跳音是否欢快,顿音是否急促。

大到标注的力度变化,小到每个音的呈现方式,都自有他的性格。

旋律

旋律突出好像是个废话,却是个很难掌握火候的东西。

不似流行曲子,只有一条旋律线,古典曲目的丰富与经典注定他有许多或同向或反向的旋律线。

听大师们演奏,可以找出每个人处理方式的不同,也惊叹于他们的手指可以控制出这么多层次。

普通的演奏者能完整弹下来不错了,谈何凹凸有致,气象万千?

能做到这一步演奏已经佼佼。

速度

炫技总是离不开速度,因为外行人只会觉得哇⊙∀⊙!手指好快好厉害!

每首曲子的快速,都是建立在不断练习上。

没时间看谱所以要背谱。

快速演奏对手指机能要求更高,控制力与表达力进一步提升,所以高抬指不能停。

节拍器稳住内心听觉,把快速变成心理常速甚至慢速。

表演时候心理素质也是硬茬,练得够多才不容易慌。

成足于胸,唯多练习!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