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读书让生活美好读书笔记

鲍鹏山《风流去》摘记

2016-12-04  本文已影响146人  锁清

人到了一定年龄,所读的书往往是与自己思想一致想法相近的。就如同在寻找同志或同趣,又像在叩寂寞而求音,聆听远方的呼唤,寻找思想的印证。
——《晁错》
在一个政府是唯一雇主的国家里,反抗就等于慢慢饿死。“不劳动者不得食”这个旧的原则,已由“不服从者不得食”这个新的原则所代替。
真正的终极人生智慧,须有圆满丰富的物质生活,以应付各种肉体之欲求;且又拥有对此种生活圆满解释的哲学,以应付各种出自内省的或外来的诘难。这二者都具备,方可以恢恢乎若游刃有余。
只有不得志的济世者,因有委屈与断肠的牢骚,才会在处处碰壁中,不独自己身心伤痕累累,且也在历史之壁上碰出不少痕迹——这就是他们的诗歌散文了。
——《东方朔》
孔子的私学促成了文化的独立,文化由权势者股掌之间的小妾,蜕变为特立独行的汉子,“大丈夫”。这种文化不以取悦权势换的宠爱为目的,而以社会批判为天职。
——《孔子》黑暗王国的残烛
《世说新语》记载:“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
这正符合孔融的反应快,攻击性强,争抢好胜,一丝不让与人的性格。让别人在他的谈锋前大尴尬,他十分快意。
攻击性越强的人内心越是脆弱,这也是一般的事实。
——《孔融与祢衡》
曹操迎献帝时,献帝的状况实在已是“丧家之犬”,他的家各路天下早已为黄金砸碎,又为豪强瓜分豆剖而去,一草一木荡然无存,连他自己都成了别人抢夺的“宝贝”。几易人手,又像滚烫的山芋让人丢弃。
曹操的天下“是夺之于盗手,非取之于汉室也。”
当曹操出现在历,史舞台上的时候,起义的农民军已经粉碎了东汉王朝的天下在,在这残破的疆土上已经出现了大大小小的地主武装集团的营垒。当时的汉献帝除了保有一件褴褛的皇袍之外什么也没有了,像这样一个皇帝还能从他手中大“篡”到什么?曹操的天下,是他自己打出来的,不是从姓刘的手里接过来的。假如曹操痛痛快快的披上皇袍,谁说他不是太祖高皇帝,就因为他把皇袍当衬衣穿在里面,反而被人抹了一脸白粉。
(桓阶等力谏曹丕称帝,曹丕假意拒绝,桓阶等又谏。)这个桓阶心情的迫切简直可以让我们千载之下闻其气喘与心跳。可能他更急的是在这件大事中显示他的重要,为以后论功行赏积累功劳吧。
——《曹丕》缺德的禅让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