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学湖南省湖南农业大学

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今的出路

2020-06-25  本文已影响0人  后会定无期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世代相传,历史悠久,对社会经济和政治的进步有巨大的能动作用。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流,直到今天,中国传统文化也对当今社会有着重要影响。但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政治制度的变化,我国目前进入了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时期。经济,政治决定文化,传统文化出现在封建时期农耕经济和封建制度的大背景下,发展到当代免不了有其局限性。中国传统文化要想在当今继续发展下去,就要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本文就从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今的矛盾冲突中探究解决矛盾的方法,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如何在当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在进程中发挥作用,由此得出:必须批判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充分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来运用到当代社会的建设中。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现代化    社会主义

一.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发展的矛盾冲突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一直以来有较多争论,一些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发展存在冲突。由于中国传统文化是由古代的农耕经济基础决定的,而不是由近现代经济基础决定的,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发展中不免产生矛盾。具体表现在:传统文化中道德至上的价值取向与科学价值观的冲突;传统文化中直观思维方式与现代科学知识论的冲突,以及缺乏民主的传统与现代民主精神的冲突。这些冲突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必须朝着理性,科学,人道主义的方向努力[1]。在当今社会,如何解决这些矛盾,正确处理二者关系,需要科学地在现代化进程中发展传统文化,将二者结合起来。

二.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化的运用

1.批判继承中国传统文化

大多数学者都认为,从“评判——继承——综合——创新”这一思维模式思考探讨是较为合理的。要有选择地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明确指出:“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坚持保护利用、普及弘扬并重,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维护民族 文化基本元素,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2]

对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我们要予以保留,并运用现代先进科技大力发扬,与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念相结合。立足实践,做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其做法可以有:①将优秀传统文化运用到教育事业中来,让中小学生从小就受经典的熏陶,从而促进其个人成长;②保留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良品质,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国家加以宣传和鼓励,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③将文化与经济相促进,利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同时,在批判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要以科学的眼光来对待,实事求是,谨防陷入“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陷阱中。反对笼统地全盘继承传统文化,也反对全盘否定。

2.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对外开放,积极与世界文化交流才能找到传统文化的弱点和不足,看到传统文化与他国文化的差距,从而借鉴并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点和长处,明确传统文化现代化的目标,促使传统文化自我更新,不断丰富和完善,进而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当然,在吸收外来优秀文化时,也要防止“全盘西化”。全盘西化与固守传统都是两个极端,传统文化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不仅要吸纳西方文化的精华,也要继承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3.立足实践,创新文化

经济学家熊彼特指出,创新是指以独特的方式综合各种思想或在各种思想之间建立起独特的联系的这样一种能力。而文化创新则是指人们在社会实践和文化传承的基础上,依据时代的特征,构建文化的新理论、新内容、新制度、新技术,赋予文化时代性的变革,进而形成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文化[3]。因此,中国传统文化要想创新,就必须先与时代相结合。笔者认为,创新中国传统文化,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考虑:①创新文化传播的载体,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利用数字技术、影视特技制作、虚拟成像、三维动画等新兴技术大力开发文创产品。例如将静态的《清明上河图》通过数字图像技术转化为动态的效果,既加大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通过现代化的手段吸引了人们的兴趣。②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发掘文化资源的商业价值,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对文化产品的设计进行创新。例如故宫博物院等博物馆积极发展文创产业,将文化与经济相交融,把文物的元素运用到商品中去,不仅增添了趣味性,也给消费者以崭新的文化消费空间。③文化创新要实现跨界融合,这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和时代发展的趋势。通过跨界融合,提升产业链价值,实现文化产业跨区域、跨行业式发展。通过跨界融合,文化产品的表现形式实现了从传统的单一文化产品到多元、立体、高科技的文化产品转型升级[4]。例如宋城,将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相结合,成功打造了“千古情”的品牌,并且将歌舞,杂技等表演艺术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使古老的艺术重焕新生。

但在创新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要注意不要过度消费传统文化,使中国传统文化过度“商业化”,失去了优秀文化的内涵,也失去了传承,创新传统文化的初衷。在文化产业中,经济效益要始终让位与社会和文化效益。

三.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历久弥新。在过去两千多年的时间里,它创造了中国辉煌悠久的历史。但由于决定文化的经济政治的历史局限性,注定了传统文化会与当今社会产生一定的矛盾冲突。但是,只要我们正确科学地对待传统文化,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博采外来文化的精华,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文化创新,中国传统文化就依然能在当代继续发展,适应当今社会并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参考文献:[1]程恩富.程恩富选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2]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http:// 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10/25/c_122197737.htm, 2011-10-25.

[3] 尹明明,传统文化资源的创新性开发利用[A]江西社会科学报,2015(11)

[4]邢华.文化创意产业价值链整合及其发展路径探析[J].经济管理,2009,(2).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