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简书电影院每天写1000字

从《我的少女时代》说起,谈谈国产青春片

2015-12-11  本文已影响3263人  黄言七

一、

上个星期六,听闻《我的少女时代》电影上映,不觉大喜,遂趁着冬日朦胧的薄雾,历经四十余分钟的路程,独自跑到电影院观看。

之所以会选择一个人去看这部电影,不是中二病发,也不是一时兴起,而是种种无奈综合产生的缘故。其原因有二,一是因为上次独自去看《刺客聂隐娘》有了经验,觉得某些电影只适合某些人看,如果强拉着他人便需照顾他人情绪,难免影响观影体验;二是因为国产青春片近期表现的太过出人意料,使得朋友对这类型的电影感到失望,缺乏观看欲。

两种原因相结合,竟然使我如获至宝,不得不感谢自己作出了一个正确的决定。这真是一部难得的好电影,记得刚出电影院时,观众纷纷走出电影院,交头接耳之间充满了赞誉。而我脑海里却一直萦绕着电影片尾,林真心面对着徐太宇离开的那句独白:“我的生活好像回到了原点。可因为他,我才是现在的我。”

这句话光是想想就十分美好,言语平时朴白,没有华丽的辞藻与优美的文辞,却在前头铺垫的剧情中自然而然的生了出来,淡淡的却又真正的带给观众触动。这很容易让人想起九把刀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中沈佳宜说的“被你喜欢过,很难觉得别人有那么喜欢我。”的确,真正好的台词就应该这样,一切都不那么刻意,一切都是水到渠成。

而同样作为青春片,其他电影所谓带有画龙点睛作用的情话却很难做到这么自然。

无论是《致青春》里的“谁先爱上,谁就输了”还是《同桌的你》中的“你说过要爱我一生一世,你说的话还算不算数”,都难以起到让观众感动的作用。究其原因,无非是电影本身的浮夸使得台词生硬罢了。更不用说《左耳》里的非主流句子“爱对了是爱情,爱错了是青春”,《栀子花开》中狗血鸡汤“青春是纵然梦想很远,踮起脚尖就能更近一些。”。

这些话语放在电影里都感到违和,何况是要带给电影之外的观众一丝感动。

二、

青春片真正兴起于《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经过《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的票房巨大成功,《同桌的你》、《匆匆那年》纷纷出现在市场,而后《小时代》四部曲、《左耳》、《何以笙箫默》也来企图分一杯羹。

直到全国数一数二的主持人何炅的《栀子花开》一出,青春片的质量终于在江河日下的情况中畅通无阻,轻松的到达烂片的新境界。

按照哲学中发展的观点来说,任何事物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必定是充满曲折。如果将《那些年》比作青春片的起点,那么这个起点太高,使得后面来的片子在衬托下显得“一烂无遗”,于是就经历了不断下滑的过程,期间也遇到过《十七岁》《青春期》等较佳的影片,但总体上不能改变质量不断下滑的事实。

而《我的少女时代》的出现几乎打破了“青春片必烂片”的定律,从青春片质量的低谷一跃而上,最终冲破云霄,成为可以与《那些年》相提并论的优质电影。

在我看来,青春片起于《那些年》,终于《我的少女时代》,在这两个时间线的中间,其他青春片几乎不能算是青春片,顶多是以青春为题材的MV或者说是PPT。

因为,《同桌的你》与《栀子花开》本就是以歌曲改编的电影,其导演都是趁着青春题材的热度捞一笔的业余人员,无论是拍摄手法与角度还是叙事方法与形式都显得格外生疏幼稚。而《小时代》、《左耳》、《何以笙箫默》等片子则是借着IP的影响力与明星的所谓颜值为卖点,可看性依旧不足。

说它们是MV电影或者PPT幻灯片演示,也并不为过。

如果说拍摄技术等方面的作用是给电影锦上添花的话,那么内容则是真正的核心。可纵观上数电影,内容实在是难以入目,这不仅表现在人物的刻画上,也体现在故事主线上。

总之就是一句话,情节矫情,脱离现实。

在我们许多人的青春里,学霸篮球打的往往并不好,学渣的背后也没有什么悲伤故事;女同学之间的相处不会因巨额金钱产生撕逼,男同学也不会没事就像个傻逼样时刻说着梦想;在爱情上,我没有看到过男生会喜欢拉着女生在校园中狂奔,也没看到过男女产生爱情时流星雨出现,更没有看到过女生一说话男生就会像遇到知己一样打开久久不能打开的心结。

噢,对了,以上内容的出现可以理解为所谓的浪漫,然而这种浪漫形式一多,便沦为俗套。可许多电影却依旧执着于这样的浪漫,并极具野心的将这些浪漫扩大化、刻意化、成人化。

因此,我们就会看到林一与周小栀之间的恋爱时间的涵义是我爱你一生一世(521314),《栀子花开》中的李易峰和女主在因上课爬楼梯说着什么“我要走了哦,我真的要走了噢”却脚不动的奇葩情景。(好吧,这部电影我连男女主角名字都记不住了)

当然,同样的烂片必然还会有同样的戏码。《致青春》里出现堕胎、《同桌的你》出现上床、《匆匆那年》里出现上床、《左耳》里出轨并上床、《小时代》里出轨并上床;《致青春》里有人自杀,《左耳》出现了车祸,《栀子花开》出现车祸;《致青春》里因为梦想撕逼,《小时代》的每一部都将撕逼作为高潮;《致青春》因为留学美国的问题分手、《同桌的你》因为留学美国的问题将要分手、《何以笙箫默》因为女主身处美国而分手。

唉,美国不愧是腐朽的资本主义国家,万恶的资本主义社会,竟然总是毫无天理的拆分情侣。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我们的青春比较普通,没这么多名堂,电影里的人生活可真是丰富多彩。

三、

《那些年》的成功是因为九把刀以自己的真实经历改编,故事简单,贴近现实,真实纯粹。《我的少女时代》同样如此。《那些年》讲的是学渣追班花的故事,《我的少女时代》讲述的是男生从不关心的少女的平凡人生。

故事都是那么的简单,但我们会因为柯景腾与沈佳宜打赌而剪光头而感动,会为柯景腾在地震时打给已断去联系的沈佳宜的电话而感动,会为柯景腾在沈佳宜婚礼上抱着新郎狂亲而流泪。

我们会为林真心接受徐太宇的礼物时露出的微笑而触动,会为林真心因为徐太宇挑战训导主任的权威而热血,会为二人多年后相逢在刘德华的演唱会上说出那句“好久不见”而热泪盈眶。

是呀,作为观众的我们奢求的并不多,只是想看一个可以发生我们身边的、纯粹的、真实的故事而已。可即便是这样,我们都等了这么久,我一个大男人看了这么多的烂片容易吗?还好,这次不是。

当然,《我的少女时代》并非就一定是完美无缺的,它也有些缺点。

它只不过是一部稍微玛丽苏的电影,讲的也就是灰姑娘在追逐白马王子的过程中逆袭,并打败校花收获了不比白马王子差的黑马王子的故事。

它的故事是俗套的,剧情桥段也略缺新意,但是,瑕不掩瑜,它依旧是好片。

青春片起于《那些年》,终于度过低谷,迎来了《我的少女时代》,我真希望它是终点。

正所谓,有始有终嘛!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