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江文学社写作分享#怀化学院#

年味渐浓,苦了异乡人儿

2018-02-07  本文已影响56人  曈昽弥鲜

      去年放寒假回家,我作了一篇名为《我在回家的路上》的文章,今天浏览网页时突然读到,不免有些感触。

《我在回家的路上》原文:

      春节,一个普通的词语表达着中国人对团圆的渴望;春运,两个平凡的字眼书写着异乡人回家途中的艰辛。而此时此刻的我,正在经历着人生中第一次春运。

      今年是我上大学的第一年,我离开了我所熟悉的环境,走入了陌生的城市生活。在大多数人看我只不过是到市里读大学,距离不算远,至少还在本省内,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于我而言,我仍旧是个异乡人,仍旧想念着我的家。家,是一个你在烦扰的世界累了能够给你憩息的地方,一个你在复杂的社会烦了让你发泄的空间。回家,你就会感到无比安心。春节,恰好为无数像我一样的异乡人提供了一次回家的机会,圆了大伙儿的团圆梦。

      春运,幸福的同时带有一份感动,而这份感动,正是我在火车站收获到的。身旁坐着一对老夫老妻,大包小包,背着提着,还带着他们的小孙女。孙女喜欢到处乱跑,老奶奶就一直叫着自己的孙女,生怕她被人拐走,而爷爷则负责看管行李。望着他们夫妻俩儿高原红一般的脸蛋,我知道,他们都是朴实善良的劳动群众,过年了,终于有机会可以与离家在外打拼的儿女团聚了,大包小包里强行塞进的一定都是家乡特产,父母心里只想着让无法回家的儿女再次熟悉家乡的味道。距离或许可以淡化朋友们的友情,但是无论如何都不能消除的是家人们的亲情。列车进站开始检票了,望着这一家离去的背影,匆忙慌乱却也美满幸福。

      春节,就好像是战争时的一声号令; 而春运,成为了一个充满着人情味的战场。在进行社会主义新时代建设的今天,这场战争,带给大家的却不再是冷漠无情,无疑这早就被温暖感动取代。

01  我不是异乡人

      最近看到陈可辛导演拍的《三分钟》,心里一直发问,当我和家人团聚的时间只有三分钟,我会做什么?既然我有足够的时间与家人团聚,我又怎么称得上是异乡人?

      异乡人,只不过是我用来博取读者同情的幌子。殊不知,现实生活中真正存在的异乡人儿却被人们所忽视。

      陈可辛导演的短片《三分钟》刷屏网络。短片讲述了一位身为母亲的列车员因为春运跑车不能和儿子过年,只能在列车经停的站台上和儿子匆匆相聚,时间只有短短的三分钟。短片上映以后,感动了无数网友观众,20个小时播放量就已经突破了1000万。短片一出,大家也关注到片中人物在现实生活中的原型,其中除了母子版之外,还有夫妻版。“180秒团聚”,却成了列车员们在整个春节里最温馨的时刻。

      我不是异乡人,我却明白异乡人这一行列里,不仅仅只有列车员这么简单。

02  异乡人,未归人

      有这么一位异乡人,承接起一条他人回家的路。现年46岁的廖师傅看起来稍稍比他的实际岁数略大,作为一位专车司机,廖师傅拥有一辆2015年7月“背着41万现金”买下的车,按照他的说法,这辆车平时用于专车接送,周末还可以充当婚车。而在此之后,两年的时间里廖师傅每天几乎有10个小时以上的时间需要在车上度过,廖师傅认为,“对客人最大的就是安全,要保障它,不管距离多远,多长,多短,你能把客人安全的送达目的地,就是我们最大的一个安慰。”

      每一个游子的回家之心,拳拳可见,相信现在很多人已经踏上回家的团圆路了。但是你知道吗?还有很多在外工作的异乡人,在春节这个本该回家团聚的日子,却因为需要尽到各自的责任而没有办法回家。不知不觉,早已把他乡当做了故乡。

03异乡人,心里始终装着家

      每年春节前夕,新闻都会大量报道中国人的春运百态,因为回家欢聚的路,最能牵动每一个异乡人的心。但是,在将近30亿的春运客流量的大数据背后,还有这样一群人却被我们忽视,他们就是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回家的未归人。

      春运被称为人类历史上最庞大的短期迁移,不管通过什么途径,我们总会及时赶到家人面前,一起吃一桌温暖的年夜饭。每年看着祖国各地的春运故事可能忍不住会泪目,有悲伤有感动,因为每个异乡人心里,都有一个家。无论身处何地,每一个心中都有一个故乡,心中最美的路一定是归家的路。

      当我踏上归途时,仍有一群异乡人无法回家团圆。年味渐浓,苦了异乡人儿。

年味渐浓,苦了异乡人儿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