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钻好作者读书会区块链研习社千钻公会

区跨链研究|(四十五)备案制来了,区块链企业不用太紧张

2019-03-31  本文已影响6人  老卢庸观

2019年3月30日下午,国家网信办官网公布第一批及197个区块链信息服务名称及备案编号,然后就出来一批关于备案制的解读文章。币乎头部作者们对相关信息的敏感度值得称颂了。

区块链内容社交平台,也是自媒体,对外部世界的风吹草动,尤其是与自己相关的保持足够的开放、敏感,并作出即时反映,是个基本功问题,也是个价值问题。如此迅速地冒出一大堆分析文章出来,币乎平台的资讯价值确认无疑了。

对此,我也想讲几句。

01 为什么官方对区块链企业采取备案制?

政策角度看,主要与两点有关。

一是优化营商环境。

包括区块链在内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写入中央与部分地方政府工作报告的大前提下,优化营商环境,简政放权,提高政务效率,降低政务成本,改行政审批为信用承诺企业备案制度,会首先应用到新兴产业领域的。这是近年来政务改革的大趋势。

二是包容审慎监管。

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宏观经济环境下,从中央到地方,对待新兴产业,一方面要包容,让其有时间生长,哪怕是野蛮生长,也要给予其一定空间时间去探索乃至试错;另一方面,要密切关注其发展态势,却又不能如之前粗放式发展阶段那般随意出手干预,只在发现问题后及时纠正,引导其健康发展。

大政方针影响下,备案制也就不言而喻了。

02 备案制是不是监管趋严的信号?

不少朋友判断备案制的推出,是官方监管趋严的信号。

与94政策相比,备案制说趋严,从规范产业行业发展角度没问题,但其实并未释放出“严”的味道。

为什么这么讲呢?

第一,备案制以企业信用承诺为担保。报备制度早已有之,是“若有问题有据可查的意思”,并非立马就要如何如何。时下各地政府的做法,其实是让企业事先按照标准格式做出信用承诺,予以备案,很简单。只有企业违背承诺时,官方才会联合交通、金融、工商税务等多部门对其予以联合信用惩戒。

第二,备案具有市场效果。伴随第一批、第二批乃至第n批区块链企业名单的公布,官方以政策清单形式画了个“金刚圈”,圈内合规,圈外的不合规。这一信号,会通过投资方、项目方、用户的市场行为反馈回来,进而促进区块链企业规范发展。

第三,备案有利于官方了解通证经济。不论促进发展,还是采取必要的监管举措,懂得行业规律、困难和问题,是大前提。备案制提供的信息,有利于官方全面掌握国内区块链行业情况,为进一步调查研究、出台产业和监管等各类具体配套政策准备条件。

由此看,备案制的施行并不会立刻起到“严”监管的作用,只是官方规范新兴产业发展的常规性动作,距离监管能力形成、有效严格监管还比较远。

区块链企业按照标准,尽快主动报备,预防“未入圈”带来的市场风险,才是当务之急。

估计在未建立符合区块链分布式账本技术特点公民身份链(需要公民授权)之前,符合区块链规律的有效企业监管能力不会形成。这些都需要不短的时间,至少在2019年不会大范围形成。

(完结)

封面和文中图片授权来自网络。

感谢阅读!!!

买key地址:bibox交易所

————————————————

我是老卢庸观

一名政策研究者、新经济观察者、混迹于自媒体的非知名写手。

微信公号:老卢庸观。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