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记专题阅读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

Kindle Unlimited适合你吗?

2016-02-29  本文已影响2423人  人在旅途_Amber

Kindle Unlimited一上线,就立即加入试用了一周。总体感觉操作方便简单,体验不错。一周试用到期后,加入了会员。

目前对Kindle Unlimited最大的攻击是可借阅的书太少。国外亚马逊可借阅大约80万本,国内开放借阅的书只有4万多,其中热门书比例不大,不少人认为亚马逊的诚意似乎不够。

对此我的观点是:

首先,看书的价值。翻了一下借阅的目录,有不少经典书籍,也有不少热门书籍,从专业书到消遣书各种分类基本全覆盖,亚马逊的这批借阅图书显然也是经过了精心挑选的。

要是还有人觉得亚马逊是拿一些烂书来凑数,一个简单的方法是把借阅图书按照价格排序。最贵的是一套标价¥99的《哈佛商学院管理全书》,共10本,不是市面上流行的鸡汤文,而是扎扎实实的MBA课本,包括《哈佛商学院教育制度》,《人事管理》,《行销与营销》,《会计与财务》,《组织管理》,《战略管理》,《统计学》,《经济学》等等。如果有人真的能全部看下来,最起码MBA的知识结构和体系是可以了解的。

书分很多类,需要反复阅读品味的精读书是一类,适合快速阅读积累知识的是一类,供大家放松消遣笑一笑的也有自己的适应人群。要求这4万多本书都是精读书显然是不合适的,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需要。

“书籍好比食品。有些只须浅尝,有些可以吞咽,只有少数需要仔细咀嚼,慢慢品味。所以,有的书只要读其中一部分,有的书只须知其梗概,而对于少数好书,则应当通读,细读,反复读。”

此外,亚马逊是否会继续往图书馆里添加新的书籍未可知。现在毕竟是刚刚上线测试,不增加任何新书的可能性不是很大,对亚马逊还是有信心的。

其次,看包月的价格。在现在的物价条件下,1个月12块钱或者1年118块钱意味着什么?对不少人来说,不过是少买半件可有可无的衣服,或者少在外面吃顿饭,而这可以交换1年内无限量的阅读新书。看到有人在算每个月要读多少本价格在多少钱以上的书才合算,比较无语,计算这些的时间成本恐怕就超过12块钱了。

第三,看适用的人群。Kindle unlimited最合适喜爱阅读并且阅读速度快的人,或者需要快速浏览大量的书籍寻找资料的人,而不太适合读书慢,喜欢细嚼慢咽、反复阅读的人,也不适合书籍收藏者。

对于有小朋友的家庭,Kindle unlimited可以借各种中英文的绘本,尤其是英文原版绘本。绘本买起来很贵,但一本书没几个字,一会儿就看完了。这次开放借阅的4万多本图书里有3000多是英文原版书籍,其中不少是少儿读物以及各种绘本,对于喜欢读原版绘本的家庭来说是非常合适的。目前中国亚马逊没有开放有声图书的借阅。当然,如果开放了,价格肯定不会是12元了。

借书可以督促自己读书,“书非借不能读也”是有道理的。另一个好处是可以督促自己做读书笔记和写读后感。书是要还的,为了尽量保留它,就不得不在书上做各种笔记,然后导出来进行保存,以便将来需要的时候可以尽快检索。对于某些特别感兴趣的书,还可以写读后感,整理信息资料的同时,理清自己的思路及感想。如果是自己买的书,一想到书在家里放着,想看的时候随时都可以看,也许就没有这个动力去做笔记和写读后感了。毕竟人都是有惰性的,没有一点动力的话,有些书可能就长期闲置了,“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

图书借阅也有它的缺点。

首先,对于一些人来说,会让心情浮躁,想拼命“读完”一本书,而不是“读”一本书。比如前面提到有不少人计算每个月要读多少本价值多少钱的书才合算的,这样很容易会为了“合算”而拼命读价格高但未必适合自己的书。本来读书是一件雅事,是一种享受,结果反倒是成为了任务。在这种心情下,很难悠然的体会读书之美。

其次,可能会影响原先的读书计划。不少人有自己循序渐进(或者主题读书)的读书计划。本来想好了这本读完了读下面一本,但不得不遗憾的说,现在亚马逊可借阅的书的资源是非常有限的,很有可能下一本书正好不在借阅目录中。如果习惯了借阅,也许接下去就改变原计划改读一本能借阅的书。,于是原先的读书计划就被打乱了。

总结一下,适合Kindle Unlimited的人群具备以下特征:

1、每个月¥12或者一年¥118的支出不会造成心理负担,可以比较悠闲的品味书,不会为了尽快赚回费用而导致浮躁的心理;

2、读书速度比较快,或者是已经养成了长期阅读的习惯;

3、对书的挑剔程度不是太高,各种类型的书都愿意尝试阅读;

4、建立了读书笔记系统,有较好的归纳总结的能力可以进行知识管理。

其实上面几条都是废话。不喜欢读书的人,可以找到千百条理由反对kindle unlimited;爱读书的人,不会花时间和精力去算读书的投入产出比。只要有爱书之心,kindle unlimited就值得你尝试。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