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影记66:《神鞭》

2024-01-23  本文已影响0人  楚汉留香

津门自古出奇人,霍元甲早已为人熟知。当代名家冯骥才曾出《俗世奇人》,记录津门地界的奇人奇事,《刷子李》曾入选小学语文课本。
《神鞭》就是根据“大冯”的同名小说改编。傻儿从小就被父亲督促用辫子吊在杆子上练功,长大有了绝活——指哪儿打哪儿,而且威力无比。但傻儿低调地生活在津门,没有多少人知道。当地有个混混,叫玻璃球,因为无赖,被人弄瞎左眼,爆的大名。玻璃球没啥本事,偏偏喜欢找茬,碰到傻儿吃亏,便先后找“弹弓王”、索师父、东瀛洋人与傻儿交锋,都败北,傻儿名声大噪,人们送“神鞭”等牌匾。后来义和团运动在天津爆发,傻儿师叔找上门,拉他入伙,傻儿稀里糊涂跟着与八国联军交战,虽然神鞭威力大,怎敌得过枪炮,几乎全军覆没,傻儿侥幸活了下来。
后来白洋军阀起来,到处剪辫子“革命”,“玻璃花”钻进军营,换了盒子枪,依旧四处神气。一次走到野外,被带到山上,见到傻儿,辫子没了,但腰插双枪,左右开弓,把挂着的金钱打进树身。玻璃球一见不自觉跪了下来。正如傻儿所说——
辫子没了,神还在!
影片在着力展现津门各种绝技时,带出各类奇人,在大时代的浪潮中,人如何顺应时代,勇立潮头。
影片中陈宝国饰演的“玻璃球”,活灵活现的演出了一个津门混混,地痞无赖,而傻儿也本色出演,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