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菜鸟成长记

年后离职潮,你离了么?

2017-02-14  本文已影响304人  路人记
文/菜菜

|01

春节已过,又到一年离职潮,你离了么?

“反正我离了!”15年毕业,工作不满两年的表妹潇洒宣布。

钱少事多离家远,福利奖金全没有,离职的想法萌生已久,在收到春节只休三天的通知时,积怨爆发,表妹干脆利落地填写了离职申请单。

“领导得知我要离职竟然一脸惊讶,看我的眼神像看一个扔掉珍宝的傻逼。”

“这样一份不缴五险一金,每月只有四天假,法定假日永远打五折,月薪却远低于市场的工作,离职有什么好傻的?不离职才傻吧?”

“更无语的是,我说春节假太短,我家外省的,三天不够来回,你猜领导怎么说?”

“他居然对我说,既然不够回家,那你春节留下加班吧,年轻人应该事业为重,我给你申请双倍加班工资……”

“我真是哭笑不得,以为谁都跟他一样把那点钱看得比陪爸妈过年都重!”

表妹说走就走的离职,让我想起之前网络上有人问,为什么90后这么容易离职跳槽?

有2位网友的回答深受赞同:

“通过我对身边90后的观察,可能是因为他们对傻逼的容忍度普遍比较低。”

“我羡慕他们给了劳动者们一股清流,一种我们曾经想做却受困于社会评价,家庭条件而不敢做的事:你们特么玩命压榨员工,滚一边儿去吧,爷不陪你们玩了!”

像表妹这样的90后,家境不差,上有父母未老,下无子女待养,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自然不愿在职场过分委屈自己,离职起来也就多了几分洒脱和任性。

谈梦想谈情怀就是不谈钱?都省省吧!

毕竟我们工作是为了钱,不是为了喝鸡汤打鸡血。

|02

如果说像表妹前东家代表的这类吸血鬼公司,员工离职是促进市场规范。

那么那些工资待遇优厚,知名如互联网巨头BAT,也不能在年末离职潮中幸免,就足以说明离职原因的复杂多样性。

回老家结婚,去考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去女朋友的城市,换个环境……

都说五花八门冠冕堂皇的离职原因背后,归根结底不过是:钱给少了,心受委屈了。

不可否认,更多的薪资,更高的职位,一直是离职跳槽的永恒动力。

但有时候,钱给很多,心也没受委屈,位高权重,也同样会离职。

春节回家前和一个朋友吃饭,非常吃惊地得知她已离职大半个月。

她上家公司是互联网行业的老牌外企,工资不错,福利优厚,她短短两年就升为团队经理,升职加薪,风生水起。

照这个发展势头,不出两三年就可以出任总监,收入翻倍,却没想到她放弃的如此急迫,甚至不愿等年后领了年终奖再辞。

“外在光鲜亮丽,其实我并不喜欢,坚持这么几年,完全是为了钱,最初是为了还助学贷款,后来是为了攒房子首付。”

“现在房买了,车买了,生活压力不大,我也该听从内心的声音,选择自己真正感兴趣的工作,我很清楚我自己想要什么。”她语气坦然笃定,全然不见对放弃的惋惜。

“何不忍到年后再辞?不仅有年终奖,还可享受带薪年假。”我替她惋惜。

“虽然损失了年终奖,但时间就是金钱啊!”

“年前辞了给自己点时间休息调整,年后好以崭新的姿态重新出发,辞旧迎新嘛。”

微博上有人说,年轻时候因为生活所迫,没能选择自己真正想要的,那些压抑过的情感和欲望,在生活改善后通常还是会释放出来的。

我朋友的职业经历,不正是应证了这句话么?

当基本的物质需求满足之后,它就失去了吸引力和驱动力,我们便会转而追求更高级的自我实现的需求。

职业选择的变化,也体现着需求层次的升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在职场同样适用。

大多数人之所以不得不继续苟且在不喜欢的工作上,也不过是因为陷入上有老下有小,房贷车贷一个月都不能断的泥沼里透不过气。

你说工作都是“干一行恨一行”?我以前也信了。

直到我从招聘离职转行文案写作,每天加班到深夜却乐此不彼不知疲倦,我才明白这句话根本是扯淡!

|03

我之前做招聘时候遇到一个候选人让我印象非常深刻。

他是北京土著,家里条件不错,计算机专业硕士毕业后一直在一家国企做技术。

工作朝九晚六,下班回家先健身,然后陪妻子做饭聊天看电视,还学了一门乐器,工作与生活平衡地很非常好。

互联网行业发展如火如荼,程序员薪资也水涨船,一次同学聚会中,当他得知当初的同班同学,因为身在互联网行业,薪资早已是他的两三倍,他便心理失衡,急急地辞了国企的工作,进入到同学推荐的互联网公司。

然而他只呆了半个月,就离职了。

薪资相比之前翻了两倍,为什么还要离职?

俗话说,只见贼吃肉不见贼挨打。

他也只是看到互联网行业钱多,没看到背后的“996”(朝九晚九一周六天)。

而他本人是个非常注重生活与工作平衡的人,坚定地认为工作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如果因为工作占用大部分时间而没有时间享受生活,是得不偿失的。

为了追求生活与工作的平衡,他放弃了高薪。

人生处处是选择与取舍,这样的事例在生活中并不鲜见:

一路名校毕业顺风顺水进入投行,成为人人羡慕的职场精英,却因为受不了投行的压力转而找了份清闲普通的财务工作;

读书期间功课不怎么用心却千方百计想着赚钱的人,毕业自己创业几番折腾也赚的盘满钵满;

追求稳定和安全感的人争着进入体制内求一个“铁饭碗”;

而喜欢挑战的人却因为不甘于一眼看到退休的日子最终逃离体制……

没有绝对的“好工作”,同样一份工作,却可能“你之蜜糖我之砒霜”,因为我们各自的需求不一样。

工作如婚姻一般冷暖自知,适不适合只有你自己知道,离职潮来临,不要随波逐流,想清楚你是谁,想要什么。

崇尚快节奏高压力高薪资也好,追求生活与工作的平衡也罢,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求仁得仁,只要能获得自己想要的,工作并没有高低优劣之分。

|04

离职高峰虽然是发生在春节前后,但离职的想法一定酝酿已久,春节这个辞旧迎新的契机只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而纷繁复杂的离职原因的背后,是现工作提供的有限条件已经满足不了职场人日益变化的内心需求。

人生不同阶段的特点产生不同的需求,对工作的期望也日新月异。生孩子前可以当工作狂,生孩子后却不得不权衡工作与家庭。

人生是一个不断筛选的过程,选择想要的,筛掉不适合的,而最终达到自己理想的人生状态。

工作亦然,一个人最终会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一定是他的欲望和能力的综合,他是什么样的人,想要什么样的工作生活。

离职换工作好还是不好,取决于它是否离你想要的生活越来越近。

最后,想把大学毕业时候老师祝福的赠言送给所有人:

愿你有一份喜欢的工作和一个喜欢的人,做一份喜欢的工作,那么上班的8小时会开心;找一个喜欢的人,下班后的时间也会一样开心。

-END-

菜菜,读书写字看电影,独立任性爱自由,有一个撰稿人的梦想,正在路上,公众号@路人记。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