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子漫笔“微日记”(456-460):我们聚是“一团火”
【2017-07-10】真米如初“有故事”
“真米如初”可能大家并不熟悉,但其投资人高亚麟几乎妇孺皆知。高亚麟是曾经红极一时的大型室内情景剧《家有儿女》的主创人员,还是今年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的总制片人,想必很多70后、80后、90后都是他的粉丝。
1990年,18岁的高亚麟参军入伍,翌年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1994年毕业时被分配到空政话剧团。2000年首次参演电视剧《乱世英雄吕不韦》出演嫪毐,2002年导演电视剧《炊事班的故事》,2004年在《家有儿女》中饰演夏东海一角而名声大噪,2017年参演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并担任总出品人及总制片人,在投资得“倾家荡产”之后赚得“盆满钵满”,人生和事业可谓一度登峰造极,发展到了极致。
有点扯远了。言归吃饭这个“正传”,其实有许多话想说。“人是铁,饭是纲,一顿不吃饿得慌”,没有了纲,仓皇失措的日子简直无法想像;“民以食为天”,天的好坏,势必直接影响吾等小民生活质量的高低……
曾经到如今,一代人又一代人,我们都在为给孩子做什么样的可口饭菜而操心;偶尔,长大的孩子为我们下一次厨,会让我们激动好久。年轻时,与恋人爱人葡萄美酒夜光杯,米饭滑下肚,浓情往上涌;一些时候,呼朋唤友或者商务聚会,酒肉穿肠过,唯有米饭留胃里……
作为世界美食的典范国度,中华的饭文化和酒文化一样源远流长。扎根于这片土壤,“真米如初”的情怀才得到了最好的释放。从精挑细选每一颗种子开始,真米如初让曾经是贡米的五常大米飞进寻常百姓家。《真米如初的一千零一种炒饭之扬州炒饭》《给爸爸做个下酒菜——愿时光停留,父爱永恒》《夏天到了!风靡“除湿界”的红豆薏米汤喝起来!》……它不仅是“一碗好米饭给全家送上欢声笑语”,更希望“我和我的朋友都在吃”。
米饭本身很平常,但它承载的情感却润物无声。真米如初,致力于网罗天下好粮,只追求最安全、最营养、最有心意的粮食。是的,我们从它推送的每一篇帖文中感受到了这份“瞬息世界,唯心如初”的真切情意。
【链接】中国网|真米如初,吃饭是个大学问
http://yuqing.china.com.cn/show/152139.html
为了敬畏,为了珍惜。【2017-07-11】巧遇作家“潘向黎”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往往蕴藏着丰盈的人生。我是一个爱阅读的人,今天就发生了一件极巧的事情,仿佛冥冥中早已注定的缘分。
先是读七月(下)的《读者》,看到“人生”栏目摘发了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茶生涯》一书的文章《生命的拼图》。标题很吸引人,我就读了下去。本来忙得焦头烂额、决心谁都不见的作者潘向黎,因为被一位归乡重游的惦记了她40年的伯伯想见她,“所有闭门谢客的理由都融化了”。她由此悟出:“生命是一幅拼图,由许多块小拼块组成。”“但在我们成长、奋斗的过程中,有一些拼块遗落了。”“有的则在某一个故人的手里——没有他们手里的那块小拼块,我们的生命其实是不完整的。”找回那些小拼块,或许就是重逢的意义所在。
如果今天只是读了这一篇文章,倒也没什么,无非是通过阅读多认识了一位年过半百、知书达礼的老乡。然而放下杂志,我顺手拿起桌边刚刚送来的还散发着铅墨味的《作家文摘》,鬼使神差地就翻看到散文版面的头条——《不想知道我的命运》,令人惊讶的是:文章还是出自《茶生涯》,作者还是潘向黎!
潘作家说:“如果生命是一朵花,它自会依它的时节一瓣瓣舒展、绽开。为什么要预先剥开它紧闭的花苞,去看它的花蕊?”“能躲得过的还叫命中注定?要么算出来就躲不过,要么躲过了就是没有算准,否则就不成其为命运了。”就算能算得准,但是,预知好事却无法“像一个意外发现了美味食物的儿童”那样面对惊喜,预知坏事只能被“提前放进恐惧的石磨中”饱受折磨,那么,被剧透的人生又有何意义呢?所以睿智的她诚恳表示,“不想知道我的命运。为了敬畏,为了珍惜。”
无巧不成书。一天两遇,这就是传说中的缘分吗?前面一篇文章写的是重逢,是回忆,是感性地看过去,后面这篇文章写的则是预测,是命运,是理性地看未来。同一天里,在她的引导下向前看又向后看,让我对生命似乎有了更深的领悟。感谢潘作家、潘老乡、潘淑女,让我们走过半生,真心依然如初:)
感情不舍,工作难离。【2017-07-12】我们聚是“一团火”
今天,是我们局办“七剑”在一起的最后一天。明天将有三公一母转隶到研究院,只留下我们“三剑客”接过TA们的工作继续守摊。在前天召开的办公室特别会议上,与会者感慨万千。
伟伟说:来部里走一趟,感谢体谅、培养、改革、人生,我们将先找个囤身之所,把小摊子给支起来,为下一步做好准备。红红说:办公室要走的人里,数我年龄最大、进机关时间最长,一定起好表率作用,站好最后这一班岗。博博说:转眼来机关快八年了,部里就是我们的家,希望在机会还能再回家。韬韬说:虽然从未想过如此离开,但是坚决服从组织安排。
徐头说:感情上舍不得,工作上离不开。然而,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这就是人生。人有悲欢离合、酸甜苦辣,月有阴晴圆缺、星辰辉映,希望大家都能够跳出来,在人生的长河中去正确看待。看得越长,想得越开,即使这次没摊上,年底也会摊上,年底没摊上,明年后年也会摊上,这是迟早的事儿,谁也逃不过。我们一定要思路开阔看长远,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大家一定要找机会走出去。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无论走到哪里,工作环境无论如何改变,也改变不了我们的感情。毕竟相处这么久了,心还是永远在一起的。希望大家“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祝愿大家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争取有更好的发展,给自己的人生更多的选择。
季头说:钙哥来袭,大家经过几轮大浪淘沙,能够在座的,不用说都是骨干。然而,这一次恐怕要伤筋动“骨”了。不过话说回来,风物长宜放眼量。“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珍惜我们在一起的每一天。
当明天的太阳升起,局机关将只剩下一支3331阵形的足球队:建建当教练,中中当守门员,树军路路刚刚当前锋,晓军跃跃辉辉当中锋,斌斌骁骁雷雷当后卫,强强作机动,另外还有老同志春春和小同志磊磊、秋秋作替补。
我相信,这次走出去的姐姐弟弟们必将亮如“满天星”,而这支留下的球队也依然会抱成“一团火”!
难在坚持,成在坚持。【2017-07-13】艰难之处“坚挺住”
继前天在办公大楼一楼门厅的毛主席雕像前合影留念之后,今天一上班,我们全局人员集合,欢送这次转隶走的六名同志登车。挥别,只是几秒钟的事,却在这样的时刻,让人联想起许多往事。
往事的详情不想再费笔墨描写了,写得越多越伤感。这里想表达的是:人生有许多转折点,有的转折是挫折,会令人感到艰难,有的转折是机遇,会令人柳暗花明。如果我们遇到的是挫折,我们需要明白一件事:人生没有白走的路,即便是挫折与苦难,也有它存在的积极意义和反作用力。
曾因张扬而被打击过,或因内敛而被忽视过,或因外力而被遗弃过,都会改变自己成长的方向与路径。每一次挫折在制造逆境的同时,都会让生命变得更加坚强;每一场苦难在制造痛苦的同时,还会照亮人生未来的路。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艰难的时刻,都是人生宝贵的财富。
昨晚刚刚读过新华社微信号刊发的林一芙的文章《人生艰难时刻,都需要你独自面对》,里面有一句话讲得很好:“倘若我把你扶起来,再塞给你一把糖,那你永远不会知道自己在站起来的过程中会得到什么。”“与其想着拉着全世界下水,不如一个人扑腾挣扎,勉勉强强地探出头来。也许这一次之后,你就彻底学会了游泳。”
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一次艰难,如果靠别人拉自己,那么下次再遇到艰难,你或许还会束手无策地等待救援;如果是靠自己度过了难关,那么下次再遇到艰难,你将更加从容地信步其间。
生活虽难莫堕落。人生中一个个艰难的时刻就像一道道沟,掉下去是挫折,爬上去就是成长。艰难之处坚挺住,我们就可以像汶川地震时的那只“猪坚强”,像前些天被运载火箭遗落太空而后独自爬升成功自救的“星坚强”。
许多事难在坚持、贵在坚持,也成在坚持。我们常说坚持就是胜利,言外之意,我的理解是:扛过去了,以后就有能力面对更大的风浪。救星不会每次都恰好出现,学会独自面对艰难时刻吧,相信自己,我们都是好样的!
平凡伟大,朴实杰出。【2017-07-14】中国当代“神农氏”
人民日报昨天的微信号头条发布了摘自中国青年网的文章《87岁袁隆平飚英文刷屏!引千万网友致敬!》,消息闭塞、孤陋寡闻的我这才知道:三天前在第十届海外高层次人才座谈会暨海外院士青岛行“雁栖湖论坛”中,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袁隆平,居然以一口流利的英语完成了一场长达20分钟的“脱口秀”。
相信“袁隆平”三个字留给吾等印象的,多数会是一位老爷子与一片杂交水稻的合影。然而,这次的“袁氏英语”和之前的“袁氏水稻”一样,让人惊掉下巴:“没想到老爷子还有这项隐藏技能。”
开场时袁老谦虚地说“I speak broken English”,然而演讲期间几乎未见任何“卡壳”,网友不禁感慨:“袁老的谦虚是真谦虚,我们的谦虚是真心虚。”客观地说,讲英语,本不难,难就难在这么高寿的年纪,还能用英语介绍这么专业的术语。如此袁老,不愧为活到老、学到老的典范。
耄耋之年的袁老完全可以停下脚步,颐养天年、安享晚年。然而他非但没有如此,反而加速前进,想趁他还有力气搞研究的时候,抓紧时间,再让自己实现几个梦,再为人类造几个福。去年,袁老开始潜心攻关“海水稻”,更长远的“小目标”还有两个:一个是亩产破一吨,一个是种出巨型稻。
值得一提的是袁老的第二个梦,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禾下乘凉梦。在他的梦里,通过深度杂交配种,必要时采取基因重组,水稻将可以长得有高粱那么高、子粒有花生米那么大,想想都很科幻诱人哩。
国际友人称颂袁隆平培育的杂交水稻,是中国继指南针、火药、造纸术、活字印刷之后,对人类作出的“第五大贡献”,解决了世界亿万人口的吃饭问题。而吃饭问题,恰恰是人类社会所有问题中需要首要解决的基础问题。
世界的袁隆平,人类的袁隆平。当代的神农氏,真正的科学家。“这是一个可以养活几亿人的老爷爷”,让我们向真正的中国骄傲致敬,向这位平凡而伟大、朴实而杰出的老人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