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遇见一个人》-看见是疗愈的开始
最近看到好多朋友推荐《当我遇见一个人》,是心理咨询师李雪写的,张德芬老师作序力荐。抱着好奇心,我在微信读书上开始阅读起来。从李雪老师自序《看见是疗愈的开始》就觉得说得很有道理,为人父母的看见了,真的一声叹息,为人子女的,也许因此就放下了对父母的怨恨和心结。
开篇讲了一个例子,一个男孩很爱打篮球,他把自己打篮球后痛快淋漓的感受告诉了爸爸,爸爸回复他打篮球对身体好,是个好习惯,要坚持下去之类的,男孩子内心说不清的难受。还有一个女孩子每次弹奏乐器被父母围观的时候,她就感觉像一个艺妓在表演的感受。说实在话,这种例子从前我们只在爱情关系中频频看到,但是很少人能从亲子关系中挖到这一层面。亲子关系其实也是这种感觉,但是我们常常说不清道不明而已。
记得曾经在《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中看到过一个镜头,沈家宜和柯景腾上大学后相约见面,两个行走在废弃的火车轨道上,柯腾诉说着自己对沈家宜的爱慕和思念,而沈家宜却小心翼翼地应对着说:我害怕你爱上的是你想像中的我,而不是真实存在的我,真实的我也是有起床气的人。然后两人就沉默了。
《当我遇见一个人》-看见是疗愈的开始李雪老师写道:“为什么父母经常难以接受孩子有清晰的自我界限?如果我拿起手机打电话,手机显示“我暂时不想被使用,请过一会儿再打”,那我肯定会把它拿去修理。因为手机就是一个物,物没有自己的感受和界限。有多少父母把孩子也视为物,视为自己意志的延伸呢?有的大人看到孩子很可爱,冲过去要抱孩子,要孩子跟自己说话时,可曾留意孩子的状态和感受?他是否愿意和大人建立关系呢?
父母一刻不停地焦虑着孩子跟自己预想中的不一样,为了避免焦虑,于是用各种手段“修理”孩子,让孩子按照父母的想象去表现。事实上,孩子是另外一个独立的生命,和父母想象的不一样才是常态,如若相同,纯属巧合。
很多父母会说,孩子应该按照一个正确的人生方式去生活,“我要求他和我想象中的一样,是为了他好,是有道理的”。这样想的父母可以反思一下自己的一生,当你的父母也这样对待你、要求你时,你活得精彩吗?你的人生是快乐绽放的吗?几乎每个领域最顶尖的人,比如乔布斯、索罗斯等,都有类似的人生总结:成为你自己,而不是成为别人眼中正确的你,生命才真正有意义。
《当我遇见一个人》-看见是疗愈的开始若我们不是从自身的体验出发去生活,而是活在外在价值体系中,活在别人的眼光中,关系即是物化的。在物化的关系中,生命的底色是恐惧。“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就的孩子也许就像沈家宜那样,她被父母喜爱的可能只是父母自己想像幻化出来的理想中的孩子的形象,而事实上,孩子就只是那个和世间所有人一样,皆有浑身各种坏毛病的人类,尽管每个孩子的坏毛病不尽相同,但总之,每个人,包括孩子们都是有着各种各样相同或不同特质的凡人。凡人皆有一死,凡人皆有不足,而我们为人父母,就是认识不到我本俱足,奈何外求。据说,当我们年少轻狂的时候,总有一个认为自己特别牛逼、特别异于常人、觉得自己能改变世界的时候。当时这么狂妄自大的我们,终有一天,竟然也成为了曾经自己最不喜欢的默默无闻、无所作为的“凡人“。
这就是真相,即使我们用尽全力想助孩子一臂之力,想让他们少走弯路,想让他们绕过我们曾经踩过的坑,我们必须承认,我们无能为力的,是的,即使眼前是个坑,我们也只能眼睁睁看着孩子往里跳,再看着TA自己拼命挣扎着爬起来。我们有我们的生命历程,孩子们有孩子们自己独特的,不同于我们的生命历程,即使刀山火海,为人父母的我们,真的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做一个旁观者而已。
《当我遇见一个人》-看见是疗愈的开始很多正面管教类的育儿书里都说我们要全然接纳孩子的情绪,允许孩子的情绪自由流动,其实我觉得,我们首先要做的,应该是接纳自己,接纳自己就是一个不完美的父母,接纳自己就是会在育儿路上不断遇到难题,不断感到困惑,唯有体验过自己的无助和无力,我们才能了解,当孩子们大声疾呼或者哭闹不休怎么都哄不到的时候,孩子的无助与无力。父母与孩子,本质上,就是彼此生命历程的旁观者。你看着我,我看着你,我觉得你好焦虑,你觉得我好莫名其妙。互相好奇,然后一起成长。这是一条没有止境的修行之路。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