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理财金融·投资·理财贷款行业那点事

低利息,高额度,放款快,贷款客户总是一只天真的待宰羊羔

2018-12-11  本文已影响11人  97f7e94fc0c7

导读:

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小贷公司,不管你是否是需要贷款,只要你用手机,只要你出门,在你的手机短信里,在你几乎每天都会接到的推销电话里。在你乘坐的电梯里,地铁里,在你收听的FM广播里,都充斥着各种贷款推销广告。

这么多的小贷公司,这么高的营销成本,而你收到的各种广告推销信息里却都在跟你说0费用,低利息。那么在感叹他们利息低0成本的同时,你是否好奇过他们是怎么盈利的?

今天起,小编就以连载的文章带着你走进这个行业,认识这个行业,认识这个行业惯用的套路,认识这个行业真正良心的做法。

本文大概3200字

低利息,高额度,放款快

如果你是一个需要贷款的客户,那么你应该经常会接到某贷款公司的推销电话,你接起电话后,听到的声音通常应该是类似以下这样的——您好,我是银行信贷中心,近期我们推出了一款低息贷款产品,利息低至3厘,额度高达100万,最快当天放款,请问您需要周转资金吗?.....

这就是贷款公司电销时惯用的开场白,短短几秒的时间给电话另外一端的人抛出低利息,高额度,放款快的诱饵。

低利息,高额度,放款快这些诱惑对于真实需要贷款的客户来说简直是百试不厌,只要你接了他们的话,他们会按照话术流程一步一步引导你,直至把你邀约到他们公司。当然,对于没有需求的客户,他们自然不会浪费宝贵的时间,而是会把时间立即用在寻找下一个客户上去。

一个被贷款公司评为合格的业务员,他们有能力通过电话辨别电话另外一端的人是否是有真实需求的客户。

一般通过电话寻找客户的有三种组织,第一种即是中介公司,第二种是小贷公司的业务员,第三种是银行信用卡中心。本文内容主要围绕中介公司展开。

中介公司采用电话营销的方式去获客,在行业里我们直接称为电销公司,而你经常接到的推销贷款电话,有90%都是电销公司给你打的。

采用电话营销的中介公司,主要的模式即是自己招聘业务员培训让其打电销。

在一个大点的城市里电销公司大大小小应该有好几百家,其中有几家是该电销领域的巨头,他们拥有一个城市至少70%的客户资源,也是各大资金方争着抱大腿的中介,因为这些中介手里有很多客户需要贷款,而资金方需要的就是把钱放给这些客户。

电销公司,通过低利息,高额度,放款快这样的诱惑把客户邀请到公司去洽谈,如果客户去了就会切身的体会到现实跟理想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挑客户毛病,打压客户

当客户带着要求的资料到中介公司时,通常会看到一个气派的前台布置,然后有专人接待,如果客户疑虑的问到你们这里不是银行信贷中心么,得到的解释往往是这样的,是的,我们这里就是跟银行直接合作放款的贷款中心,并指向墙上的一排排银行logo和授权书打消客户的疑虑,并邀请到VIP洽谈室坐下,紧接着会有一位长得漂亮的小姐姐,端上一杯热水款款走来,并礼貌的放在客户面前,热情且温柔。

而实际上,墙上那些银行logo,都是中介公司自己做上去的,至于授权书嘛,有真的也有假的。

接待客户的是职业洽谈员,在他跟客户寒暄几句做好沟通铺垫后,顺其自然的把客户的思维带到今天的主题上。

洽谈员先请客户拿出带来的资料,核实完资料后,拿着里面的一份征信对客户客气的说到,我先看看您的征信报告。客户在这个时候一般不会打扰他。

当洽谈员专注的看征信,并边看边摇头叹气时,客户的心理上莫名的产生一丝丝压力。

不一会,洽谈员看完征信并将征信拿在手里对客户说到,您的征信有些问题,然后把征信放在客户面前,并一一指着征信上的某处给客户解释着,并解释其给客户带来的影响,最后告诉客户因为征信上的问题所以他办不了低利息的贷款。

哪怕客户征信完美无瑕,洽谈员也会在其他方面挑客户的毛病,“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比如客户流水,比如保单缴费基数低缴费时间短,比如没有社保公积金或者缴费基数低,比如房子月供低,比如是全款房不好做信贷,又或比如手机号使用时间短,又比如客户不方便让家人知道等等,总之,洽谈员总会找到完美的理由来应对客户,以起到打压客户的作用,为后面成交做准备。

移 花 接 木

用上面的这样一个小小套路,就轻而易举的将之前的低息套路客户上门的问题给解决了,而几乎100%的客户都不会选择在这个时候果断的离开,这也就有了后面的套路——移花接木。

至于之前电话邀约时说的高额度,放款快这些条件,就更好解决了,只要客户有一定的资质,帮客户搞定一大笔贷款对于中介公司来说是轻而易举的事。

如果客户资质不行,洽谈员同样有套路把客户摆平。至于放款速度嘛,在办理过程中,客户真的不会太注意,只要结果是你帮他把贷款搞下来了。当然,中介为了赚钱肯定是会以最快速度给客户办理,毕竟在钱没赚到手之前,中介也怕“夜长梦多”。

客户听完洽谈员一顿忽悠之后,表现出一丝丝担忧,洽谈员这个时候就会抛出一根“救命稻草”,告诉客户,虽然您办不了我们的低息产品了,但是根据您的资料和资质还可以申请另外一款也相当不错的产品。

然后接着又是一顿忽悠,同时介绍该产品的利息,额度,放款速度等。直到让客户接受,接着就是签合同的流程,有的客户粗心大意,不看合同就大手一挥在合同上签字,这对洽谈员来说就省事了,而对客户来说,可能就是进入了一个大大的坑,最后会为自己的大意埋单。

而精明点的客户在签协议之前就会先问,有没有贷款费用,有哪些些费用,利息是多少,额度大概是多少,多长时间放款等具体细节问题。

如果客户来之前邀约的人说了没有费用,这个时候洽谈员也会给客户说他们没有中介费用,但是银行那边会收取资金管理费,或者说是保证金,按月计算,每月千分之几,放款后一次性收取。

他们强调这些费用是银行收取的,总之,如果客户去之前他们说的是没有中介费用,他们就绝对不承认有中介费用。

而客户,自然也会被那些管理费或者保证金之类的费用绕晕。最主要的是,一听是银行要求收取的,客户在心理上会默然接受。

在行业里以此种手法收取客户费用的,基本是按千分之二到千分之五一个月收取计算的,这些按月计算的费用都是一次性收取。比如跟客户谈的是千分之二一个月的资金管理费,客户贷款了10万,贷款期限是三年,也就是36个月。

按千分之二一个月来算,10万块钱一个月就是200,三年总共就是7200的费用,一次性收取。

这就是中介惯用的变相收取费用的套路,移花接木。这就是为什么你听到的是0费用,最后人家公司还赚钱的原因。有的公司更甚一筹,宣传只收一个或者三个点的中介费,除了利息和中介费没有其他任何费用,实际操作的时候却吃客户的利息,赚的盆满钵满。

怎么吃客户利息?举一个例子:一款资方的贷款产品,实际月利息假如是7厘,中介在跟资方沟通好后,拿过来把利息调高到7厘5一个月,这多出来的0.5厘就是中介吃的,而且这0.5的“利息”是一次性收取,可偏偏还有客户愿意埋单

如果客户贷款下来后,反应过来了不给这些费用呢?其实这个问题对于精明的中介来说,他们早就想到了,并且他们早就准备好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划 扣 系 统

这里就要介绍一款中介公司都衷爱并使用的黑科技——划扣系统。

这个划扣系统就是直接可以把钱从你账户划走到另一个指定账户的系统。放心这个系统不是随便就可以划钱的,需要两个账户跟划扣系统签订一份划扣授权书,也就是授权该系统在某时间段内,划扣指定账户的指定金额到另一指定账户上。

而这份需要客户手持身份证拿着授权书拍照的授权协议在客户签融资协议的时候就一起签了。如果客户当时有疑问,洽谈专员一句银行要求的,就可以忽悠过去,而客户就像待宰的羊羔听之任之。

这个划扣系统的使用成本对于中介公司来说简直不要太低,市场价格普遍划扣一笔大概在80块钱左右。在以前,这种划扣系统只是用于银行或小贷机构客户的自动还款功能,还有法院强制划扣老赖账户资金上。不知是具体是从何时起使用在了中介行业,这个黑科技对于中介公司来说简直是如虎添翼。

一个普通的小中介公司就可以直接对接上这种系统,就连贷款同行都在朋友圈叫卖这种系统。有这样方便好用的系统,你还愁客户不认账不给钱么?

套 路 之 深

曾经有一个中介行业的业内人士跟我谈起他们公司的一件奇葩事,据说是他们有一个客户办了40万的贷款下来,应该划扣4万块钱的费用,但是因为他们当时跟这位客户签划扣协议的时候,签错了银行。该银行的划扣限额是一个账户没次只能划扣5千,他们公司让客户转账过来客户也不配合,因为他们的业务员跟这个客户说的是没有中介费用,结果导致他们的费用一时没有办法收回来。

可令他称奇的是,他们的总经理想了一个办法,就是让公司员工用座机给客户打电话,以银行风控人员的名义给客户说,其签约的划扣协议签错了,银行这边不能划扣,并且要求客户已到账的资金暂时不能动用,如果已经动用了就赶紧存回去,同时要求客户赶紧去给他办贷款的公司重新签订划扣协议,否则就属于诈骗银行贷款资金的行为。

就这样的一通电话,吓得客户赶紧把刚转到自己另一个账户上的贷款资金又转回了贷款的收款账户。同时火急火燎的跑到了他们公司重新签订了划扣协议。就这样,一个电话就轻而易举的把4万块费用划扣到手,而客户被忽悠的团团转,却不所知。

这种情况就算一通电话没搞定,他们也还有其他方法,比如让放款的资方经理配合他们演一出双簧,同样能有效的把客户吓住。

这也许就是行业的畸形,一个客户被一个骗子忽悠得担心自己会成为诈骗犯,如同那些接到诈骗电话的人一样。可是这样的手法,对于贷款中介行业来说是常用的,而且一个“能把钱追回来”的领导是受自己的员工尊敬且佩服的。

客 户 报 警

他们这么赤裸裸的骗客户,难道就没有发觉的客户报警吗?有!俗话说人家江湖飘哪有不挨刀,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

可是客户再精明也玩不过这些业内人士,对于报警,他们也早有防备,警察来了,他们会拿出跟客户签的合同协议,跟警察说他们一切都是按合同办事的,他们是守法遵纪的公司。

警察看到合同后对客户也是爱莫能助,通常只会对报警的客户说一句,不要闹事。只要公司没有打客户,客户报警最后都是不了了之。

因为警察也没办法,毕竟人家公司讲的出道理,又拿得出依据,反观客户往往都是不理智的情绪给人一种闹事的感觉。另外如果这家中介公司比较大,其每年可给政府创造不少税收和就业。地方政府就更不舍得找这么一家企业的麻烦了。

如果客户闹得实在太过份,警察也会帮着调解一下,让公司多少退一点费用。而公司领导会根据情况选择退与不退,退多少。

如果这家公司的领导为了息事宁人,选择退一部分费用,他也会说这个费用不是退给你的,而是我私人掏腰包给你的。表明公司立场的同时也再次强调了公司收客户的费用是按合同办事坚决不退。

而这时客户拿着退回的一部分钱,往往都会选择认栽,毕竟能追回一点就不错了,在心理上接受了已发生的事实。

如果客户这个时候还不借着台阶下的话,报警的可就是这家公司了,搞不好最后自己这个被坑的人还会被请到派出所接受教育。

当然也有那种特别较劲,一举把公司告到法院的客户,但是这种客户在这个市场里真的是万中无一,毕竟生活已经不容易了,一个需要靠贷款维持现金流的个体,有几个人会为了争一口气而把对方告到法院呢,再说一般有这种法律意识的精明人也不会被坑到最后。然而,就算是那万中无一的客户跟公司对簿公堂,最后都不一定是胜诉方。

未完待续......

作者:投融君

编辑:投融君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联系作者请加微信dyzhms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