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驯服孤独》读后感

2021-12-09  本文已影响0人  闫运慈

孤独、绝望、焦虑、抑郁、分离这些词可以创造出一个荒芜的意境,而驯服孤独的过程就是穿越这些词境、语境、意境的过程。

    承认与面对孤独本身需要太大的勇气,一个人总归是社会层面的人,与人交往时内在世界发生许多的情绪情感的流动,让人很难真正体验孤独。

可是对于幼时没有被好好抚养的人来说,总有一个空间只有自己知道,即使没有勇气面对也不会轻易把那个空间的门轻易打开。久而久之这个空间里酝酿的愤怒、生气、期待、失望等情绪会让这个人渐渐失去活力。

    勇敢的人会尝试走进咨询室,在可以信任咨询师(前提是咨询师要能够有足够的功底去陪伴并支持ta),在咨询室与两个人相互交流的时空里,孤独看起来被这种陪伴照亮世界。

    面对分离焦虑,不管弗洛伊德还是克莱因、比昂、马勒等人,不同的理论基础却是同样的深层表达,“我如何理解来访者?”“来访者在说出他们彼此故事的背后,咨询师怎样的陪伴可以让来访者感受到那一丝若有若无的温暖?咨询师如何从人格结构、客体关系、原始情绪等层面对来访者理解才能让来访者看到自己的防御分离本身就是一种保护?”……

      分离是我们生活的常态,正如人生无常,我们普通人能够忽略内心深层那种孤独感,极力用物质、亲情、爱情、工作、生活来填满自己存活的这个时空,稍微对自己觉察的人在被满足后还会去思考“得得失失”的惆怅与无奈,那份面对无常的无奈就是我们任何一个人都无法回避的孤独感。

    书的最后强调人格结构,强调承载力,强调自我在“本我”“超我”的流动性,这样的人才可能在面对孤独时有自己的力量承受。承载力是个新词,也是涵容,也是自己做自己的容器。说到这里我觉得国学文化里“君子不器”就可以让孤独无处安身。精神分析的理论分析和解读很好,上升到儒释道层面好像就可以解读得更形象,更具体,更容易让国人理解。当一个人的人格结构达到“君子”之层面,孤独感自然不存在了。

    《驯服孤独》我个人感觉是在经过无数次分析后还可以把自己当做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吃饭、睡觉即可,当经过无数次精神分析自己更能够接受平常生活就是还原到人的本性,欲望少了,无奈自然也少,所谓绝望焦虑抑郁等也会少,不为了交往而交往,不为了功利而交往、只是彼此尊重简单活着,怎么会有那么多的负性情绪呢?更谈不上有心理问题了。

有点不条理系统的小文,愿同道多多启发,相互学习。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