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2018-11-24 知行合一

2018-11-24  本文已影响6人  宇之时志

脑子是个好东西。

有的人认为自己有脑子,有的人认为自己没脑子。

其实有的人有脑子,其实有的人没脑子。

1

在中国哲学中,有一个命题大家一直在讨论。

知行观。

就是知和行的关系,知决定了行,还是行决定了知。

或者知和行哪个容易?

知难行易:要获取认知难,实行起来容易。

知易行难:要获取认知容易,实行的过程比较难。

直达王阳明横空出世,都别争了,都别吵了,要知行合一。

2

关于知行合一的观点有多种解释。

大家解释最多的是,要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既要知,又要行。

其实还有一种解释,知行合一有了更多微妙的层级,也是有道理。

经常有的人说,你说的道理我都懂,但是就是做不到啊。

你让我戒烟,那个我也知道啊,抽烟有害健康啊,有的烟盒上印着黑色的肺,看起来好怕怕呀,这些我都知道,可是我就是忍不住呀。

你让我戒酒,那个我也知道啊,喝醉酒丑态百出,可是你知道喝酒微醺的那种感觉吗?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那种感觉,再说烟酒不分家,天生刘伶以酒为名,李白诗歌好多就是喝酒之后写的,不要阻挡我成为下一个文豪啊,所以就不戒酒了吧。

作家韩寒也表达过这样的意思,我们知道了许多道理,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

道理我都懂,老师说过,朋友说过,书也看过,甚至比你还懂,但是就是做不到怎么办?

蓝瘦香菇。

3

这另一种解释就是,你所谓的知道,其实还是不知道。

知道做不到,就是不知道。

如果你知道了,早就做到了。

这一下给知行合一提高了好几个层级。

骚年,不要说自己学富五车了,所学的如果没有转化成实践,就是空学。

尽信书,不如无书。

我们经常说,马克思的认识论中最大的贡献,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其实就是把实践这个概念,引入到认识论中,终结了之前在主观的方面转圈圈的历史。

可见,实践的重要性。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用一句丧心病狂的话语来表示,人之践,则无敌。

4

毛主席说,一切不以结婚为目的的谈恋爱都是耍流氓。

同样,知道而不实行的行为都是无意义的。

再也不要说,这个我知道啊,可是你给我举的都是些别人的例子啊,都是所谓的大道理,我不要大道理,大道理我都懂,还是给我点实际的东西。

没人会给你完全就适合自己指点的道路,即便是最好的建议,离开时具体的时间地点人物也是不灵的。就像《活出生命的意义》作者所提到的,这个问题就好比问一个棋手:“告诉我,大师,世界上最佳的招法是什么?”离开特定的棋局和特定的对手,压根儿不存在什么最佳的招法,甚至连较好的招法也不存在。”没有最完美无缺的战略和战术,只有适合你的方法和技术。

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普遍真理和具体的实际相结合,大道理就是普遍的真理,是否有效还是需要自己去联系,因为自己最了解自己,世上也没有那么多不劳而获的道理,经过自己挖掘的才最有意义。

5

如果非要给建议:

一是,还是要多读书,读好书。读书的重要性不用说了,毕竟是智慧的结晶,你会发现很多你在思考的问题,前人已经讨论过了,而且比你讨论的更广泛,更深刻。有前人智慧的指引,总比你摸着黑撞墙,摸着石头过河要好。所以孙中山说,知难行易。

二是,重视行。之践,则无敌。大道至简,知易行难。太阳底下无新鲜事,虽然历史一直在变,但是人性不变。而且智慧到一定层次,所有的智慧都是共融自洽相通的,马克思说矛盾具有特殊性,莱布尼茨说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篇树叶,中国古人说龙生九子各有不同,其实说的都是一个事,大道相通,此为佐证。知道之后,剩下的就是行的问题了、

三是,知行合一。知然后行,行然后知,在更高的智慧层面上实现相通相融,所谓一分为二,合二为一。

毕竟,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