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商

2017-11-28  本文已影响32人  金雪娃娃
智商

大部分所谓的“智商”的确不是天定的,而是后天习得的,事实上聪明也就是智商的表现。

1.脑子里有多少个清晰、准确、且必要的概念

2.那些清晰、准确且必要的概念之间有多少清晰必要准确的关联。

所谓的智商,其实就是“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一定是马上解决问题的能力。“经过长期努力终于解决问题”也是很强的能力,实际上就是智商高的表现……

认真学习于行动比天分更重要(学习于行动是大部分的成因,而天分是少部分的成因……)

于是我们方法论也因此发生变化,也更容易接受之前提到过的事实。

刚开始肯定做的不好,做的多了,做的久了,就会慢慢好起来——至少好到足够好的地步……

其实,调整关注焦点,某种意义上只不过是我们不段说的“打造价值观”的一个实践方法论

有的时候我们可以尝试着采用不同的价值观去研究某一事物(或任务)

调用元认知能力去分析不同价值观带来的不同选择以及那选择的后果

经过比较选择长期效果更好的那个价值观……

经常花时间“舍身处地”的从他人角度思考(暂时把关注焦点从自己身上挪到他人身上)绝对是提高“智商”的快捷方式……当然很多人把这个叫做“情商”

转换关注焦点,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通过大量的试验、试错选择出来的,每一次的选择,都有多多少少的风险,万一还有更好的呢?

在一次,绝大多数人从未意识到自己总再这样“不可能做到100%安全”的追求“100%的安全感”才导致了后面无穷无尽的尴尬。

总结:

1:提高 智商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调整关注焦点”而这背后,实际上还是价值观的调整,如果智商真的提高了,本质上来看就肯定是价值观发生了变化,

2、运作中的操作系统,上层主要是两样东西:价值观和方法论。

3、以上我们用来“提高智商”的方法可以表述为“不断尝试调整价值观”最终找到更好的价值观——这就是“提高智商”的方法论了

4、于是,在整件事情上,相对来看,我们的注意力更多的一部分应该放在“如何做”即方法论上去,因为“调整”、“试验”、“观察”、“分析”、“总结”“修正”等等确实都是做出来的,不做什么都没有

所谓的智商,其实可以被看做一个完整的操作系统。

1、最底层是概念及其关联

2、在上一层是价值观与方法论

3、在往上则是践行

事实上,这就是我们每个人脑子里正在运转着的“操作系统”我们不断习得新的概念,更新或者替换旧的概念,在他们之间不断建立更有效的关联,以此为基础,我们不断打磨自己的价值观,研究做各种事情的方法论,有此产生选择与行动,通过不断实践,反过来刺激我们不断重新审视概念与关联,不断升级价值观与方法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