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

《现代性与自我认同》第五次课备忘录

2017-12-21  本文已影响30人  团的花园

我究竟为何存在?我来这个世界要做什么?

我不知道!

总之,我的神抛弃了我!

神抛弃你?

笑话!

神就在你心中!

那个神无论是自性//还是什么//总之很早很早以前//我们和他之间的关系//就遭到破坏了//不够温暖的响应//父母的不良模式//没有足够的成长支持//太早靠自己打拼的后果//就是害怕失去//所以要紧握//活得太用力//所以焦虑

或者说形成了一个闭环

太过用力的活,并形成惯性,也许连同自己的存在也变成用力也接近不了的状态……

书中说卡夫卡笔下一位人物的表述:“我从未在内心深处确信我存活着。”

每一天都在渴望回归源头,有没有那么一个地带,没有存在的焦虑?我是说我们处在一种安详与宁静之中,并依循直觉采取行动,你看,空中的小鸟白天觅食,晚上回窝,那一颗颗树以春夏秋冬来轮转,立在一个地方成为一种姿态,而我们为何无法相信自己的直觉?人类以弱小战胜强悍的野兽,靠的是意识,经由工具做到以小博大,你看孩童天真的笑脸,仿佛困难真的不存在,如果能够有发达的意识,还能保留孩童的心性,将是怎样的存在状态?孩童的状态能够找回来吗?以寻找的姿态也许面对的将是退行,孩童的状态是让自己的存在合法化的过程,从有些僵化的成人到孩子的状态,很多人终其一生都被焦虑切割了,而有些人随着力比多的衰减,也许会缓慢下来,不急躁了却失去了孩童的灵动,纯然的存在于天地万物间第一步需要很深的觉知到自身的焦虑,坦诚的面对之,慢慢试着交流交流,在荣格心理学中说到情结,就是那些僵化的,非此即彼的结构,没有中间点,背后关联的是一个个原型人物,觉知之后就是与之发生交流,自己与自己对话,或者与咨询师对话,在《红书》中就是感受到这样的自言自语,当那些僵化的结构不断松解之后,才有发生转化的可能性,我们我们心灵中被很多盘根错节的情结缠绕着又无法觉知,这必然带来更深重的焦虑,恶不是真的恶,也许是太想善,压抑了另一端,善与恶,所谓爱,关怀,包容等等这些词,究竟是什么意思?如果养育者身上并没有真实活出爱体现爱,或者他们并没有真实的付诸行动,我们也许会认为,爱就是占有与依附。

这次课上,关于基本信任感到本体安全感,留下太深太深印象!

实践性意识是本体安全感的认知,是情感依托,而焦虑是本体安全感更倾向于跟物品链接,不倾向于情感链接,“并无任何客体”,是弗洛伊德对神经性焦虑常用的短语。

书中说到:“焦虑实际上根植于一种婴儿害怕原初看护者相分离之恐惧中,这一现象对于婴儿来说,既会威胁正在形成的自我内核,也会在更为普遍意义上威胁本体安全感的内核。对失去的恐惧——通过抚养者的时空缺席而形成的信任的消极面——是早期安全体系之弥漫性特征。它进行与一种由被抛弃感而促发的敌意相联系,这种抛弃感是爱的对立面,而爱与信任相联系催生出希望与勇气。婴儿由焦虑所引起之敌意可被简单理解为对无助的痛苦反应。除非得到控制与引导,否则这种敌意会导致循环式的焦虑,尤其是当婴儿发怒激起哺育者反弹式的敌意时更是如此。”我想这段话解释了文章前面的自言自语,焦虑是否形成弥漫性的特征?哺育者是否能够引导与控制焦虑?养育者的共情能力多么可贵,想到大母神说到母亲作为容器的基本特征,容器就像是大自然,就是一种本然的存在感。

“辨识与投射构成了克服潜在的循环式焦虑和敌意的主要手段。辨识总是伴随着紧张与不安,既因为它具有偏爱性特征且含有投射机制,还因为它基本上是对潜在焦虑的防御性反应。看护者缺席——基本信任赖以形成的时空关系——所导致的焦虑,是辨识得以形成的第一推动力,同时也是以把握客观世界特征为目的的认知学习过程之开始。成为“他者的一部分”,意味着逐渐理解缺席以及“他者”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意义。”书上提出了克服潜在的循环式焦虑和敌意的手段,老T用一下简短的提纲更深度的结合客体关系的内容做了总结:

情感的依托包括:

1、基本信任的建立与原初的关联——主我和宾我的分化程度【分化的能力与信任的深度】

2、核心客体【情感与本体安全】

3、环境母亲【联结性与防御性支架】孩子的第一个环境母亲是乳汁

4、过渡空间与过渡客体【现实性检验的能力】

想到那句话,真正的母爱把孩子推向世界,那么,从作为容器被无情使用的母亲到具有推动力的母亲,从依赖的孩子到独立的孩子,体现出一位母亲从基本特征到变形特征的演化进程,在过程中两种特征的占比完全由母亲的深度共情达成,也一定会出现不断摆荡的可能性,过程中不断的矫正与澄清,考验着基本信任,更考验着母亲和咨询师的觉知与反思能力,孩子经由更深信任的建立而摇摇晃晃走出去,最终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成人,这个过程同样也适合咨访关系,只是更难更艰巨。

最后,回到存在性问题,本体意义上的安全是一种在无意识和实践性意识层面回答根本的存在性问题的过程;自由,并非人类个体之天赋的特征,而是源自人类对外在实现与个人身份认同之本体论理解的获得(克尔凯廓尔);人类所获得的自主性源自其对传递性经验之范围的拓展能力,即洞悉那些感官带来的直接经验以外的其他物体与事件之性质。

这几句话让人安定了下来,我试着去看那些生活中的点滴细节,在哪些事件中,自己六神无主?在面对哪些对象,自己在无意识退缩?最直接的内心体验与身体体验是什么?无力感在我看来对应的是一种酸胀感伴随着轻微疼痛,当焦虑来袭,身体最直接的反应是胃部的灼烧感,很快的腹痛腹泻,所有的症状伴随很多年,却从未更深的关切过,一波症状好了再持续来过,我问自己:是否就是自己从未真的决定康复?答案竟是惊人的:yes!这种酸胀疼痛或者腹泻提醒我们:我,存在!你也许会说,这么自虐?!那么让每一个都细细觉知下自己的存在模式吧,还有那些无法恢复的症状背后有怎样的动力原型!

释然,起码我们还有一次机会,让自己学着以自己感受舒服的方式,关切自己,就像扶着孩子小步走路般耐心,深度的体验并陪伴,捕捉那些精细而让自己敏感而焦虑的瞬间,停留,反复感受,每一个关乎自己的点滴,都不滑过,走一步是一步,走出一种生命的态度,就像面对那些灵动的孩子,去呵护他们的特质,与他们并肩作战,这是两年老师生涯给我最重要的收获,当我看到那个颤抖的小孩,愤怒的小孩,退缩的小孩,还有直面的小孩,此时,也看到伙伴与导师,更试着看到来时的路,共情,从来都是从自己开始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