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的读书史到网络图书馆遐想

2021-05-17  本文已影响0人  江亦禾

IT领域有个名词叫做开源运动,或称自由软件运动,大概就是开放软件的源代码,可供大家信息共享,自由使用。对于这个运动,由于涉及到商业利益,有些人很反对,但也有不少人赞同。我是属于后者,并且还认真的想过,如果把这种思想应用到别的领域会如何,比如图书领域。

虽然我读的书不多,但却有浓烈的读书愿望。读书不多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农村图书资源匮乏,囊中羞涩,没有读书的习惯,没有读书的氛围等等。从我的读书史可窥见一二,如无兴趣,可跳至下方网络图书馆小标题处。

我的读书史

小学在村里读,从来没听说过有图书室这个东西。有一次,貌似学校有个房间的房门坏了,透过门缝可以看到里面有很多书,不久之后,书被大家肆意拿走。我哥拿了一本唐诗三百首,书看起来有些旧,应该有些年头了。我感到很奇怪,为啥图书室的书宁肯锁在房间里吃灰,也不分给大家看呢。不管怎样,有书读了,还是开心的。另有一次,上小学三年级时,我的语文课本丢了。我爸带我去县城的新华书店,说买一本新的。买没买到,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那是我第一次听说并见到新华书店。

初中在乡中就读,新学期伊始,老师便会催大家去买些资料书,就是可以配合课本辅助学习的那种。而卖书的地方,书店,只在县城里有。那时去县城还没有班车,有时是老爸开着拖拉机带我和我哥去,有时我们三五同学一起,租那种带蓬的三轮车去。不过,再也没去过新华书店,去的是另一个书店,县城的新华书店可能倒闭了吧。初中时买的书,全部是资料书,从来没买过课外书,甚至从没有过买课外书的想法,甚至没有课外书这个概念。

初中毕业的那个暑假,我去书店买了本三国演义,那是我买的第一本课外书。

高中在县里就读,学校内偶有人摆摊卖书,还卖各种杂志。有时路过会看看,但没买过。可能是囊中羞涩,同时也觉得那种闲书看了没啥用。学校也有图书室,可以借书来看,每次能借五本。借了两三次,后来也因为课业重,不得不放弃。学校外有好几家书店,我也去过很多次,有时是周末去看看书打发时间,有时是去买资料书,仍然没买过课外书。

读大学以后,便彻底放飞自我,经常去图书馆看书,并且什么类型的书都看。遇到特别喜欢的,也借几本,拿到宿舍看。看的书有些杂,感觉有点走火入魔。从散文到小说,从古诗到现代诗,从国内作品到国外作品,从地方县志到哲学专著,从计算机科学到昆虫学……图书馆按不同门类,分为很多书库,每一个书库我都去过。大学期间,也在网上买过一些纸质书,不过不多,囊中羞涩加上纸质书真的太沉了。

在我读大学期间,智能手机开始普及。在那之前,印象中有很多同学会在网上下载电子书,导入到手机里面看,有的老师上课念PPT,他们就在后面看电子书。比起电子书,我还是更喜欢看纸质书,所以那时候并没有怎么看电子书。

工作以后,也陆续买了些纸质书,不过经常搬家,有些书看完了,还有些书没看就丢掉了。其实现在网络已经很发达,看电子书挺方便,有不少读书软件可供选择,只不过其中有些书需要收费。我对收费行为有些抗拒,心想难道知识不应该是免费的吗,为啥还要收费呢。不过再一想,也合理啊,人家做软件以及往里面上导入文字也是需要成本的。另外,知识产权成为一个越来越被强调的东西。比如以前网上听音乐免费,现在软件上听音乐都要办会员了。

但我是支持开源运动的。我觉得,获取知识越容易,人类就越有可能进步。与此相比,金钱实在是个不值一提的东西。之前看过一个新闻,一个大学生回乡把自家房屋改建成了一个图书馆,自行购置了很多图书,免费供同村的小孩子阅读。我非常佩服那个人,也很羡慕与他同村的小孩,有了这个图书馆,他们中的一些人很可能养成读书的习惯,而从小养成读书的习惯,将会使他们受益终生。所以他的这一举动,很可能改变了一些人的命运。所谓善事,不过如此吧。

那么推而广之,其实很多村庄都需要这样的图书馆,包括大城市,也可以办更多的图书馆,使更多的人可以养成读书的习惯。在我看来,图书馆应该成为一种基础设施,读书应该算是衣食住行之外最重要的东西。

网络图书馆

再推而广之,我们是不是可以办一个网络图书馆呢?固然很难,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行性。随着人类的发展,书籍越来越多,也就越来越难以整理收集。可能由于工作量太大而难以实行。清朝有四库全书,英国有大英百科全书,这些靠国家组织才得以完成,可见工作量之巨。

那么,回到开头提到的开源运动,或许可以借鉴一二。熟悉计算机领域的人自然对linus和Linux的故事不陌生。linus将最初版本的Linux源代码放在网上,后来许许多多的人都贡献了源代码,才有了现在的Linux。非常不可思议。或许这个过程中,少不了linus等人的把关和维护。我的理解,这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分布式系统,许许多多的人都在其中发挥作用,复杂的工作简单而有序地进行,最终完成了原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参考Linux的案例,网络图书馆或许可以按照以下方法实现。首先,要建立一个网络图书馆平台,要在所有平台提供该软件,类似实际的图书馆楼房的建筑和装修。其次,要制定标准,比如图书文档的格式、包含的图片格式等等,类似于书架。再次,要提供上传图书的接口,明确上传方法,类似于往图书馆搬书。最后,面向公众开放网络图书馆,无需注册,无需付费,无广告。

可以看到,上传图书的接口这一步骤至关重要,类似于Linux向全世界的程序员开放源代码,有了它,才有可能实现网络图书馆的工作可以在全球分布式进行。想象一下,在不违反著作权法和知识产权等相关法律的情况下,如果有很多同道中人都上传自己的图书,那么收集所有图书以供大家阅读的愿望是有可能实现的。

当然,包括开发软件平台,制定图书标准,把关上传图书等工作,都需要团队来实现。这里只是初步遐想,进一步的想法,甚至再后来的详细方案还需调查研究分析,才能结合实际情况确定。

一点不成熟的小想法,写出来,权当抛砖引玉啦。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