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人是如何一步步走上吃辣的斜路
温州人是如何一步步走上吃辣的斜路
作者:欧耶姜
九州故事万花筒
一
要是一个湖南人或者四川人说自己不吃辣,大家肯定是不相信的,这就像一个伪装谦虚的学霸,嘴上说着哎呀这次考砸了,结果全班第二,可能他们说的微辣比温州地区的非常辣还要辣。
温州人原本是不会吃辣也不爱吃辣的,甚至可说是厌恶,吃辣上火啊,吃辣土里土气啦,吃辣的都是外路人啊之类的。究其原因,海边城市吃海鲜居多,喜欢吃个鲜味,吃的也较为清淡,辣味太重会盖过鲜味。
而且可能水土气候环境等原因不太适合吃辣,有个朋友在温州吃点儿辣就满脸冒痘,但是去了重庆四川等地方,随便吃,不上火也不怕辣了,吃辣喝凉水,身体倍儿棒。
二
要是一个2000年代的温州人一觉醒来到了2020年,会惊奇的发现,这20年,吃的东西发生了许多变化,尤其是吃辣方面。
1 酸菜鱼
人生第一步,就是纸尿裤,对不起跑偏了。酸菜鱼来自重庆,流行于上世纪90年代,是重庆江湖菜的开路先锋之一。所谓江湖菜,那就是取义江湖与庙堂的区别,源自民间,不拘一格,汇百家之精华,铸自身之学养,哦对不起又串台了。总之,就是粗犷豪放的乡土复合烹饪之道。
酸菜鱼,又叫酸汤鱼,顾名思义里面有酸菜肯定是酸的,既然来自重庆,那肯定又是辣的,于是就是这种酸辣的口味,再加上美味厚实的鱼片,一下子就捕获了大众的心。来到温州的酸菜鱼,也本土化的很彻底,一开始甚至都不加辣,有愿意加辣的,店家也都很谨慎的介绍,加了辣会比较辣,要不要微辣。
2 水煮鱼 沸腾鱼 火锅鱼
这几个其实是一脉相承,都是麻辣口味,配料里有花椒、辣椒,也是十大江湖菜。火锅鱼,一听就是很大锅,来一条十斤的大鱼,切成巴掌大的鱼片,放在火锅里煮上满满的一锅,相当的生猛。这是长途货车司机的最爱,几个人围坐,来一锅鱼,几碗饭轻松就下肚了。
火锅鱼流行开之后,传到城里之后,就变得文雅一些,换小锅、小点的鱼,有些地方叫沸腾鱼,一般还是叫水煮鱼。同样的,也是因为有鱼,所以在温州这样的海边城市能得到一席之地,而且麻味辣味也是可多可少调节自如,顺带把微辣的口味推广了一下,同样是辣味开路急先锋。
3 口水鸡与辣子鸡。这两只来自四川的鸡,菜肴风格一湿一干,可说是左右两翼斥候。
口水鸡是一道凉菜,佐料丰富,集麻辣鲜香嫩爽于一身。有“名驰巴蜀三千里,味压江南十二州”的美称。油盐酱糖醋姜蒜、芝麻香油花生碎,想想就流口水。
辣子鸡,鸡腿肉用胡椒粉和料酒腌制,然后与干辣椒炒制而成。重点是油要很热,这样鸡肉外焦里嫩,而因为提前腌制,所以内外都入味,呈现又有所不同。
同样的,辣味都是减弱版,原本辣子鸡是辣椒里找鸡肉,在温州一般的店里都是随便配点辣椒,或者辣椒不炒,只是摆盘做盘底看看用的。
4 辣条、麻辣烫、小龙虾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吃辣则国吃辣。以卫龙为代表的辣条意图将吃辣从小培养,虽然只是个面筋疙瘩带点辣,但架不住卖遍大江南北,又因为价格便宜,小学生们很喜欢。麻辣烫则旨在分化少年,原来吃泡泡,现在吃麻辣烫,以前只能吃,现在还能喝汤,6块钱管够,不够就再来6块。
小龙虾则瞄上了青年朋友和自称油腻的大叔群体,肉味还算鲜美,口味可以有麻辣、十三香、椒盐、蒜蓉、咖喱等多种选择,还能叫出来三五好友,边聊边剥边吃,而且吃小龙虾就不能拿手机玩儿了,是绝佳的线下见面方式。甭管白天是人模还是狗样,到晚上都可以平等的自我释放,可以说是在马斯洛需求金字塔上一步登顶,是辣味大军的有生力量。
5 剁椒鱼头
浙江有这么一片地方,吃的非常辣,程度不输四川重庆和湖南,那就是四省通衢的衢州一带,钱塘江上游、浙西皖南赣北交界的古徽州一带。说衢州有三头一掌,鸭头、兔头、鱼头和鸭掌,最能被温州人接受的,也就是鱼头了。
剁椒鱼头是湖南省的传统名菜,属于湘菜系,而衢州与湖南也有着颇深的历史渊源,据考证,毛家的一系就在此传承。取一个2-3斤的鱼头,先用料酒、胡椒、盐等腌制,加入剁椒、白酒、姜蒜等配料与鱼头同蒸,成菜色泽鲜艳、肉质细嫩,因辣椒剁碎,辣味入鱼肉很深,初尝似乎只是中等辣度,然细品辣味愈加浓厚,又鲜又辣,让人欲罢不能。
6 四川火锅、重庆火锅
嗯,我就看看,我不说话。
就这样,温州人一步步的走上了吃辣这条不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