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正经写,费力的写
前言:本文是基于万维钢的一篇《给高手的学习方法建议》文章再编排和拟编写。
实为自我的个性化整理和提取,同时觉得自己整理的不错,特地做成文章分享给大家
万维钢是以朋友聊天的方式解释和建议,而我编写此文则是直接把文中提到的方法方法按照逻辑顺序列到诸位面前,方便直接拿走和借鉴。
同时这也作为我的第一篇简书文章,虽说是二次提炼 的分享文,也算是给自己标立了一根起点FLAG,相信我分享到一定量变,会产生质变,也就是径直通向原创和直接总结一流知识之路。
怎样读书:
·"强力研读”:追求阅读的深度和效率
·特点:
·不好玩:用非常严肃认真的态度,非得把一本书给融会贯通以至于长在自己的大脑里不可
·相当累
·用的时间很少:没有强度的训练还不如不练。你可能每天花很多时间阅读,但你很难做到用很多时间强力研读。
·一本书应该被读两遍,而且只读两遍:而且最有效率的办法是读完一遍马上再读一遍
·好书之所以要读两遍,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这些心得、灵感和联系。
·第一遍读是为了陷进去,第二遍读是为了跳出来
怎样做读书笔记:「核心技术」
“非常正经”的工作
·程度达标:要写到可以取代原书的程度
·认知误区:给课文概况中心思想和段落大意的方法、还有用画“思维导图”的方法来做读书笔记,意义都不大
·读书笔记是一种非常个性化的写作,是个人知识的延伸。它不是书评,不为了公开发表,你可以完全专注于意思,而不必关心文笔
·内容包括
·清晰表现每一章的逻辑脉络
·表现为:抛开故事记住文章:跳出字里行间,以居高临下的姿态俯视全章,它的脉络才能变得清晰
·做法:看清楚以后不要抄作者的话,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个脉络写出来,就好像画地图一样【目前对我来讲比较有难度】
·带走书中所有的亮点
·"亮点”:逻辑脉络之外,发现的真正好的小故事
·做法:把这些个小故事也给写下来,甚至具体到细节
前两步小结:我们在分析脉络的时候要忽略故事,分析完脉络再把故事带走
·大量自己的看法和心得
·读书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寻找能够刺激自己思维的那些亮点:
·针对某段文字产生的灵感,也许会突然解决了你之前一直关注的问题,尽管这个问题看似与此书无关
·多年以后翻阅笔记的时候,你会觉得自己的心得灵感比原书更有价值
·发现这本书和以前读过的其它书或文章的联系:
·「主动阅读」:读过的书多到一定程度,你就会发现书与书之间是存在联系的:真正善于主动读书的人对这种联系是非常,非常敏感的:
·有时候你必须从几本书的几个不同结论中判断哪个是最靠谱的
·有时候你会觉得他们说的其实都不对,只有你知道正确答案
·到了这个层次,你已经跟书的作者完全平等了。你甚至可以俯视他们,评判他们之间的高下。这时候你应该写篇文章发出来
怎样管理信息
Evernote 的高级创造功能:通过可能是词汇匹配之类的算法,自动发现一条笔记的“相关内容”
·好处:
·不成熟的想法先放着,慢慢积累,什么时候素材够了自己想明白了什么时候动手
·借助一个外部工具,把想法壮大起来。这个功能简单但是意义重大。你可以用它来思考创造。
·这个连接越是意想不到,创造出来的东西就可能越有意思。想要让想法连接,你得先拥有很多很多想法才行
·现在你可以把想法寄存在一个外部工具里,让计算机帮你建立连接
如何使用思维导图
·何时“不”做思维导图:
·只是想做读书笔记
·会议摘要
⚠️注意此时用最朴实、厚道的 bullet points 是最好的办法,树状结构列举提纲,整理要点
·“什么是”思维导图: 它是一个思考工具,根本就不是一个整理和记忆工具。
·正确用法:给大脑扩充内存。你只能想四个东西,可是做这件事需要同时考虑八个东西,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这八个东西都写下来,摆在你面前帮助思考
·“更高级”的用法:做决策和判断—「为了引导思维而画张图」
·第一阶段是畅所欲言,谁有什么想法都提出来写下来;
·第二阶段是评估这些想法,发现不同想法之间的联系,把他们用线连接起来;
·第三阶段是形成决议:把讨论中淘汰掉的想法都划掉,剩下的分出主次和执行顺序,然后整理一下就可以照着做了。
·「关注点』不应该跑偏:花哨的装饰和美观的外形未必实用,真正的武器身上应该有创伤、有错误、有硝烟的味道
·一张实用主义的思维导图必定是:
·非常潦草杂乱的
·上面画满了各种连线
·重点符号
·划掉符号
本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