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了累了,来瓶功能饮料
马局长家的聚餐不欢而散,陈珂借口晚上加班,紧跟着李飞急匆匆地向门口走去,马局长的妻子于慧连忙从身边的收纳筐里取出两瓶乐虎,递给两人:“晚上熬夜,喝点提提神”。
《破冰行动》里的乐虎也太高调了。在电视剧里喝乐虎成了工作生活的常态,甚至连陈珂家的水果店都被装修成乐虎的大型广告位。
这几年,“健康饮食”的观念逐渐获得人们的认可,功能饮料代替碳酸型饮料成为市场的新宠儿。
今年四月份,Coca-Cola Energy正式上市,这是可口可乐旗下第一个以Coca-Cola命名的功能饮料。
除了“用自然元素”保持可口可乐熟悉的味道外,配料表里还添加了咖啡因、瓜拉那提取物和维生素B族。
前不久7-Eleven也宣布过,推出自有品牌的功能饮料Quake,中文意思是发抖,震颤。
从取名上看,这家全球最大的连锁便利店似乎对新品寄予了厚望,期待它的出现能在饮料市场引发一场轰动。
这两款饮料的共同点是都宣称抗疲劳,但真正起作用的成分却不一样。
Coca-Cola Energy主要依靠咖啡因,它是人们杯子里的常客,提神醒脑的作用早已被各种形态的茶和咖啡证明过。
Quake的配料里包含肌酸和Q10辅酶。
肌酸就像加油站,为细胞的新陈代谢提供能量;Q10辅酶可以保护心脏、延缓衰老,资生堂、城野医生、DHC就曾在护肤品里做过Q10辅酶的文章。
事实上,功能饮料有个庞大的家族体系,有的促进消化,有的补充矿物质,有的增强免疫力,还有的提供能量。
现在地铁、电梯、公交站,铺天盖地的广告向消费者宣扬着它们的神奇功效。
人们平时提到的功能饮料,往往指的是以供给体力为主的能量饮料,它是功能饮料家族里的明星产品。在超市看到的的乐虎、东鹏特饮、红牛、战马,都是这个阵营里的成员。
国内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功能饮料是红牛。
关于它的来历,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上个世纪70年代,泰国某制药厂的销售员许书标为了让倒班工人和卡车司机通宵熬夜时保持清醒,就把水、咖啡因、维生素、糖混合制成饮料。
他做梦也想不到的是,这款不经意间得来的饮料,竟会受到工人们的热烈追捧。于是红牛迅速火遍全泰,许书标也顺势积累了大量财富,跻身福布斯全球富豪榜。
1995年,同在泰国打拼多年的山东人严彬看好国内市场发展前景,和许书标共同成立了红牛维他命饮料公司,负责红牛在中国的生产和销售。
为了让饮料更“温和”,严彬没有完全照搬许氏家族的配方,而是选择了牛磺酸含量更低的成分。
自此以后,泰国本土的红牛就被业内称为“八倍红牛”。
如今百事、乐虎、可口可乐、东鹏这些功能饮料陆续出场,不断丰富人们的购买清单。货架上琳琅满目的饮品早就成为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一部分。
不过关于功能饮料的质疑声似乎也从来没停过。
科学松鼠会发表过一篇文章,题目是《功能饮料,有必要喝吗》。作者认为功能饮料是被炒作的高端饮品,但事实上并没有宣传的那么玄妙。
因为功能饮料缓解疲乏多半是靠咖啡因,而过多的咖啡因摄入会增加人体血压和心率。对于肥胖、高血压、心率不齐的人来说,功能饮料的作用可能适得其反。
一些营养学家也看到了功能饮料的特殊性,表示它并不适合所有人饮用,更不能作为水的替代品,提倡三思而后“饮”。
一边是商家极具吸引力的宣传语,一边是学者耳提面命谆谆教导。面对功能饮料,应该如何选择?
有一种说法是“有需求才会有功效”。
换言之,抗疲劳饮料是为高强度工作者准备的,用来振奋神经,集中注意力。
对于大多数人日常所需的营养和能量,完全可以从饮食中获取,额外的补充反而会加重代谢负担。
有人把功能饮料比作含有维生素的咖啡,这种说法也不无道理。经过配方改良升级,不论从口感还是效果上,功能饮料都在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然而,再好的饮料也喝不出一个健康的体质,适可而止、按需选择,才是功能饮料最正确的打开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