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 内容摘要

2018-03-02  本文已影响0人  上善若水4

《正面管教》内容摘要:

惩罚无助于孩子培养归属感,自我价值感

惩罚对孩子的两个危害:

第一  促使孩子反叛,

二  使孩子严重地失去自我,屈从于家长粗暴的,本能的惩罚

惩罚其他长期的不良后果:

偷偷摸摸,暴力,不自尊自爱

II.

你 希望培养孩子什么样的品格(选三个)?

如: 1. 智慧

(有能力为自己创造持久的幸福--有能力爱好自己,也爱好他人=利己利人)

2. 反思能力+ 3. 自律能力

自尊:

如果家长认为可以给与孩子自尊,这是错误的观念。

III. 赢得孩子:

理解+关心,+尊重

同情孩子,是理解孩子的感受或者情绪;

不是(宽恕)纵容

促进合作的四个步骤:

1. 表达出理解孩子的感受; 

(表达出同情,不是宽恕)(+自己类似经历或者感受)

2. 引导孩子关注问题解决方法

3.

第二章 3言语背后的感觉

1.  我们言行背后的感觉,比我们做了什么和说了什么更重要。

我们做了什么,永远不如我们怎么做的,更重要。

我们说话的语气,往往最能真正表达我们言语背后的感觉,态度和情绪。

羞辱的语气,违背了相互尊重的原则。

比如:

“你从这件事情上,你有什么收获?”

理解,同情,兴趣,亲密和信任,和善;

还是“责备,羞辱”的语气,

2. “哎呦,你该怎么办?”(逻辑后果和解决办法)

(ch6  )问孩子的方式,而不是告诉孩子或者命令孩子的方式,会更引起孩子的注意,+ 同时,会避免孩子更多的反抗,抗拒,反叛。

你尊重孩子的态度,问孩子,会让孩子更有能力,处理问题。

3. 没有理解,鼓励和尊重的态度,所有的方法,都容易变成操纵。

我们要常常自问,我们是在给孩子力量。还是在挫伤他们。

这会帮助我们做出更好的决定。采取更合理的行动,对孩子更有效。

第二章 4  阿德勒的四个基本概念。

1.孩子是社会人。

2. 行为是以目的为导向 :首要的目的是归属

3. 追求归属感和价值感

4.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丧失信心的孩子

我感受不到归属和价值感。而且我也不知道用什么恰当的行为,可以得到他们。

第二章 4 社会责任感和集体感

1. 指: 真诚的关心别人,真诚地愿意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1)两个兄弟的案例: 一个是单身汉,一个有家庭

2)如何治愈抑郁症?  每天为别人做一件事坚持14天。(哪怕仅仅是想想,能为别人做些什么。这已经走上改善之路了)

2. 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极其重要。

1)如果孩子们没有社会责任感。那么学知识和技能,又有什么用呢?

我们可以想想自己能力,别人做些什么?

2)不要替孩子,做任何他自己能做的事情。

这样会阻碍孩子发展出自信,

相信自己有能力处理生活中的各种事情。他们反而会认为自己需要别人的照顾。或理应享受别人特别的服侍,照顾。

当父母变成超级父母和超级老师时,孩子就学会了期待这个世界为他们服务。而不是他们为这个世界服务。

而当他们的愿望没有得到满足,他们往往就会以伤害自己和伤害别人的行为进行报复。

父母们由于自己太忙,往往没有花时间培养孩子掌握必要的社会技能。

太多的大人往往仅仅是责备孩子。而不是花时间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来更好的承担自己应尽的职责。

老师和家长们没有花时间,教孩子去为班级社会和家人付出:  老师为学生们做的班级里的多少事,是学生们可以自己做的?

让孩子通过自己动手,感受到自己的能力。增强自己的自信。

在班级里, 让孩子们轮流分担任务,会让孩子们有归属感。教会孩子们必要的生活技能。 让孩子们有机会体验到社会责任感。

6. 平等: 平等并不意味着完全相同。

所有的人,对尊严和尊重有同等的要求。

不良行为背后的动机:

想获得

归属感,或者  价值感

1. 只有自己说了算,才有归属感。这是对权利的误解。

比如,孩子寻求权力的不良行为(你让我写作业,我就是不写,你制服不了我)

2. 我做不到  (希望获得父母更多关注,支持,帮助,从而获得归属感)

3.以自暴自弃的方式,为错误目的(比如,孩子不做作业,因为觉得自己永远无法达到父母的高标准,因此,彻底否定自己,认为自己一无是处)

4. 寻求报复:  既然你对我的成绩比对我本身更关注,这让我很伤心,所以我就也要让你伤心。我就给你坏成绩

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就是了一个丧失了信心的孩子。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