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读后感

2021-07-21  本文已影响0人  晓文123

这是继《曾国藩家书》之后,读的第二本写曾公的书。合书后,思絮颇多,曾国藩在印象中更为立体、鲜活了,原来圣人也是人,也有纠结、也需要成长;圣人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在一段不为人知的岁月中熬制、坚守、破壳而成的。

其实,人人皆可成圣人,只要你能有成为圣人的心、片刻不放松的自律与觉察。

但是,你愿意成为圣人吗?

我想99.9%的人都不愿意,因为太苦了。

也许我们都没有成为圣人的心,但想要成为敢于突破自己,日日精进的人,曾公的经历还是值得我们思索和借鉴。

一、让每一次挫折都成为自我觉醒的力量

曾国藩第六次考秀才,考完后自我感觉不错,但考官评价“文理太浅”,给了个佾生。他视为奇耻大辱,回家发愤,打通僵化文笔思路,第七次中了秀才,隔年中了举人,又四年,中了进士、点翰林,从此飞黄腾达。

曾国藩在湖南兴办团练时,被绿营兵公然围攻,湖南官员仅是看热闹,并不出手相助,巡抚骆秉章在出面调停之时,也是出语奚落。这件事后,他打脱牙和血吞,组建湘军,在和太平军打仗时,十战十捷。

曾国藩凭借一腔热血上疏皇帝,希望通过苦口直谏使皇帝醒悟,挽救大清。龙颜大怒,欲罪之;事后,他建议改革的奏折,多是就事论事,不再有类似的戆直之言了。

曾国藩初入京做官,打破“官官相护”的潜规,成为官场异类,为京师权贵所唾骂,当时,他动辄得咎,精神十分痛苦,但也正是这段日子让他开始反思自己的问题,学会在不忘初心的基础上,游刃有余的处理官场关系。

细读之下,可以看出曾国藩面对挫折有一股深藏在骨子里的韧劲,凭借这股韧劲,他总是能化逆境为顺境。他在每一次跌倒处总结经验,用实际行动给生活提交答卷。

从他的经历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解决问题的关键点在内,不在外。文章没写好,不是考官的问题,是自己修炼还不到位;被同僚排挤、孤立,是自己不够强大与圆滑;被上级斥责,是自己沟通存在问题。问题只有归结与己,才能解决的可能。

这也更印证了圣人那句话,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二、组建团队首先要凝聚人心

组建湘军的时候,曾国藩“朝出鏖兵,暮归讲道”。

就是白天打仗,晚上把部下招到一起,教他们读书,给他们讲讲理学道理。湘军之所以有超强的战斗力,主要原因就是以理学信徒为军官,成就了一支有灵魂的队伍。

这让我想起稻盛和夫在重建日航的故事。

稻盛和夫认为企业重建第一步就是统一思想,让大家拥有同样的思考方式。他在公司处在破产的、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却召集全体干部每周举办好几天的“学习会”。

由他亲自来讲自己的经营理念。比如:拼命投入工作,不忘感恩之心,保持谦虚坦诚之心等等。

开始,干部们听到这些话都感到疑虑和困惑,也有不少人表示不满:为什么连小孩子都懂的东西还要让我们来学?

他告诉大家,这些道理非常简单,你们或许具备,但是根本没有掌握,也没有实践,这就是导致日航破产的原因。

他反复强调,不断诉说,结果一个人、两个人开始接受……慢慢的表示理解的人不断增加,最后所有人态度都谦虚起来,开始认真的聆听他的讲话。

当朴素的哲学观渗透到员工的心理,公司的业绩也随之飙升,取得了超过预期的成果。

还有,马云在组建阿里巴巴初期,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统一大家思想,让团队达成共识!

几件事联系在一起看,你会发现成功的套路是相通的,不过是我们没有去总结应用罢了。

三、“结硬寨,打呆仗”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结硬寨,打呆仗”是说湘军每天要花4个小时行军,走30里,然后不走了,接下来干什么呢?再花4个小时挖沟筑墙。

每天扎下营盘之后,不管部队多么劳累,必须环绕营地挖出两条深沟,沿着深沟在筑起两道高墙把自己保护起来。

这是曾国藩独特的人生哲学和思维方式的体现。他讲求一个字“稳”!让自己先立于不败之地。

其实看到这段话,我联想到的是学习。

信息时代,我们拥有大量的信息来源。我们会不由“以多知,多学为荣”。往往想猴子搬包谷,从知识的海洋出来,才发现两手空空。

如果在学习上我们能“结硬寨、打呆仗”,是不是就能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假如我们计划每天学习1个小时。每天用20分钟去读书,用40分钟去思考、转化联系实际,是不是知识的留存率会更多?

四、天命是用来顺应的

曾国藩早年相信“人定胜天”,到晚年却相信与“天命所归”。

联想的《人民名义》中祁同伟“胜天半子”的黄粱梦。不由对曾国藩的“天命所归”暗自点头。

说到“人定胜天”,就想起孙悟空在如来佛祖的掌心翻跟头的画面:当他飞了很远了,在一根大柱下撒尿,写字,以为胜券在握时,如来只是轻轻翻过手掌,便被压在五指山下。

悟空可以看作是我们自己,如来佛祖可以看作是天命,无论我们如何努力前行,都无法飞出天命的范畴。

我们所以为的胜天,也许只是像悟空一样,在如来手指背面的短暂停留。

当然,这样说不免有些宿命论,有些悲观。

如果说人生注定是天命手中的提线木偶,我们所有的努力不是太过可笑可悲了吗?

假如你产生了这样的疑问,说明你还处于“胜天半子”的阶段,天命不是用来战胜的,而是用来顺应的。

丛林法则要求我们事事争高低,总有个“输赢”思维,殊不知,只有“双赢”是王道。

“天命”也一样,不需要抗争,与之对立,为什么不能顺应呢?

顺应就是我们常说的“顺势而为”,你又怎知天命不是有利于你呢?

《臣服实验》一书告诉我们,如果生命要发生一些事情,就把这当做是引渡,不抱怨,放手向生命臣服就好。越放手,越自由!

对抗天命并不是勇敢的体现,恰恰是内在恐惧的外在显现。

你相不相信“天道无亲,常与人善”?

信则有之!

五、目标是根本,方法可以不拘一格

曾国藩早年常以圣贤自命,而以“小人目人,面色如铁,说话如刀”。

他的同僚批评他刚愎自用,听不进别人的意见,没有人愿意给他出主意。

他三弟说曾国藩总是拉着脸,给予别人难堪。

他的朋友说他多疑妒功嫉能。

曾国藩也比较委屈,他以圣人的标准要求自己,他希望以一己之力,挽救国家于危亡。

有错吗?

百思不得其解,他拿起了朋友,向他推荐的老庄著作,几千年的圣人之言,给了他意想不到的启示。

他反思自己在官场上一再碰壁,碰的鼻青脸肿,不光是皇帝小心眼,大臣多私心,自己的个性、脾气、气质、风格上的诸多缺陷也是重要原因。

回想自己以前的为人处事,总是怀着强烈的道德优越感,总认为居心正大,人浊我清,因此,高己卑人,锋芒毕露,说话太冲,办事太直,当然引起他人的反感。

40岁之后他变谦和、周到了,他开始习惯官场上的虚与蛇尾,他对皇帝不那么直言不讳,学会了打太极拳,他不再慎于保举他人,而是诱之以名,笼之以利,网络天下英才。在治军中也不一味从严,而是宽严相济。

曾国藩变得老奸巨猾,同流合污了吗?

没有,他把握住了传统政治文化的精髓,有原则也有灵活性,亦宗经,而不舍权变。

想起《万历十五》里的提到的清官——海瑞,一身清廉,赢得美名万千,但他也仅仅成为功德榜上的名字,真真能做的事寥寥。

所以说,“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万变不离其宗,只要宗不变,实现的方法可以灵活应用。

曾国藩只是成长了!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成长,成长意味着不断的突破。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