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的态度和行为逻辑
昨天面试了一份工作,心理咨询师。感觉还不错,人看起来很友善,状态也不错。前两天看到一篇公众号中说,周迅是在用演戏和恋爱的方式认识这个世界。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在这之上叠加了教育的方式,角色的方式。有人受理科教育,有人受文科教育。有人是作为销售员认识世界,有人是作为企业家认识这个世界。
我在用自己的状态认识这个世界,有时我不知道自己该往哪里走。只能懵懵懂懂地先走着,遇到了墙才知道痛。
我在用自己感性的方式来认识这个世界,面对自己所遇到的问题。或者打或者逃,或者僵硬的定在那里,不知道该怎么办。还好没有停下,一直在慢慢的往前走。
1.才三分,和三分已经是一个很好的分数了。量尺问句,来访者回复只有三分。咨询师的态度是:怎么才三分?和三分已经是一个很好的分数了。
上一次课程,老师布置的作业是,写出每一个情绪的优缺点。当我动笔去写的时候,才发现原来情绪的优点和缺点是并存的,而且非常明显。
比如人类很讨厌的情绪,焦虑,抑郁,愤怒沮丧,这些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一个就是保证人安全,保证人更好的活下去。
不客气的说,正是有了这些糟糕的情绪,才能保证人类能延续至今。所以看起来糟糕的情绪,有着非常重要的存在价值。
你曾经在这个量尺上达到的最高分数是多少?这是一句非常经典的正向例外经验的问法。询问过去的、成功的经验,这样才能知道来访者的能力、资源和优势。
2.放大过去的成功经验,哪怕是三分。有时候我们会沉浸入迷雾中,看不到接下来要走的路。眼前的困境和内心的负面情绪蒙蔽了双眼,看不到原本的优势所在。
这时需要有个人,站在岸边拉你一把。有时一个身处困境中的人,自己没有能力挣脱,周围人又听不见他的呼救,以至于生命就这样陨落。
这真的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还好我在做帮助别人、积极进取的事情。我觉得这是非常有意义的,我非常有动力。
3.将来访者的回应看作策略和认同。在心理咨询中,第一个遇到的是什么呢?
大概就是防御和阻抗,而在心理咨询中,其中有一条规则就是将来访者的阻抗防御,看作他独特的配合方式。
将来访者的回应看作策略和认同。因为当咨询师看到防御的时候,心里也会升起防御。世界是面镜子——清晰客观无分别。
在这个世界上看到了什么,就证明心里有什么。人与世界与他人是镜像关系。所以有时人与人之间的心思是共同的,成长是一件没有那么复杂的事情。
4.让来访者定义“足够好”的标准。心理咨询中,有一个原则叫以来访者为中心。就是以来访者为中心探讨他的事情,他遇到的问题,他接下来该往哪个方向走?
所以需要他自己来制定一个“足够好”的标准。完美当然很好,但是我们一般人达不到的;其次,百分百的完美,意味着百分百的虚假。
因为在我看来,这个世界是有残缺的。一个残缺的世界,应该容不下完美这种东西。即使爱神,也是有断臂的。
5.什么会让你觉得提高了一分呢?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句,用来辅助提升,辅助来访者走向他要去的那个方向。
在这里要寻找迹象。有时生活的困境,需要我们全力奔跑,才能留在原地。要想上升是很困难的,毕竟卷是这个世界的核心主题之一。
但是找到可以上升的迹象,是一件相对轻松的事情。毕竟谁身上没两个迹象呢。也就是大家都是有潜力做的更好的,找到这个潜力所在就可以了。
6.清单适用于已做到,未来可能重复的。找到之后怎么做呢?列清单。过去做得好的,然后未来可重复的,列成清单,然后照着清单执行。
这个清单越长越好,最好有三五十件事。如果能列个30件,那大概率他下次就不需要见心理咨询师了。可能跟家人聊聊,就完全可以治愈他。
7.不要多说将来,以免变成压力。不要给来访者压力。不要给来访者压力,营造一个轻松舒适、愉快的环境。
生活本身已经很辛苦了,作为成年人凡事都需要自己应对,想想就是一件让人压力很大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就不要给人凭空制造压力了。
大家都很焦虑,尤其是女人,脱单的焦虑,赚钱的焦虑,生娃养娃的焦虑,对父母的焦虑,自己老了之后的焦虑。可能最重要的课题就是和焦虑共存。
8.完全以来访者的希望和能力为中心,让他们做自己要做的事情。大家生活已经这么累了,就不要给对方压力,需要确定的是对方需要希望去哪里,他的能力支撑他到哪里。
完全以来访为中心,和对方共创一个舒适的生存环境。和对方一起到达,对方想去的那个地方,可能这就是心理咨询师最大的成绩。
谢谢你的欣赏,对于本文内容,你有其他观点吗?期待你留言和我一起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