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纷呈宋王朝(第四部,第五章,第四节)
第五章 大奸若忠史弥远
第四节 笼络人
韩侂胄被杀后,宁宗赵扩在史弥远的推动下,施行了一系列新的政治举措,因为这些政策主要是在嘉定初年开展的,历史上称之为“嘉定更化”。这些措施,其实也是史弥远借朝廷名义,笼络朝中大臣、社会士大夫的举措。
第一,“开言路”。韩侂胄被杀后的第四天,即公元1207年十一月七日,朝廷下诏:奸臣窜殛,当首开言路,以来忠谠。中外臣僚,各具所见以闻。
也就是说,朝廷发生了大变局,以后的路该怎么走,朝廷第一步是向“中外臣僚”“开言路”。大家敞开谈,不要有顾及。这是拉拢同盟的有效手段。以宁宗赵扩的智慧和能力,当然想不到要“开言路”,他这时还不相信韩侂胄已经死了呢!这个建议,十成九是史弥远等人提出的。
但诏书颁下达一个多月,却少有奏封呈进,对日前的政变,臣下显然仍有顾忌,还在观望。十二月底,朝廷下诏,改第二年为“嘉定元年”。一来表示韩侂胄时代过去了;二来,因为开禧三年底,蝗灾严重,改年号换换运气;三来韩侂胄被杀了,没人为赵扩担担子了,赵扩总得拿出点时间和精力,处理处理国事吧?大概赵扩没想到的是,前头驱狼,后面来虎。
鉴于“开言路”没效果,公元1208年正月,朝廷再下诏求言,求言对象也从“中外臣僚”扩大到“缙绅之彦、刍荛之微”,除了官僚,士大夫和普通百姓,都可以上言,可见赵扩态度相当诚恳。
此时,赵扩似乎找到了一丝做皇帝的感觉和责任。他对刚提拔的签书枢密院事林大中说到议和之事时,赵扩感慨地道:“朕不惮屈己为民,讲和以后,亦欲与卿等革侂胄弊政,作家活耳!”皇帝打算振作精神,经营赵宋家业,自然令臣下振奋不已。
林大中连忙拍马屁道:“陛下能说到这个份上,真是江山社稷和黎民百姓的福气!”
但是后来上疏提建议的很多,赵扩也只能听听而已,因为他实在没能力处置,赵扩这人,既不奢侈,也不十分好色,更不残暴。但他无能力、无主见、还懒政,他在皇位上纯属尸位素餐,这个我们以后再讲。所以赵扩三十一年皇帝生涯,前有权臣韩侂胄,后有权臣史弥远,自己反而成了摆设!他也乐享其成,实在是大宋的悲哀!
第二,改正韩侂胄时期的国史记载。一般来说,在政局大更迭以后,新上台的政治集团便会将前面的历史重新翻盘改写,这是封建社会由来已久的恶习。
史弥远上台,马上提出修正所谓的“诬史”,重修所谓的“信史”。这个“信史”自然是他史弥远的信史。修改国史,也必然导致韩侂胄传世形象的污名化,而后来的国史修订的继承者都是道学儒林,韩侂胄被列入《奸臣传》,难逃此劫。而史弥远奸诈远甚于韩侂胄,却并未列入《奸臣传》,“成王败寇”,史书同样如此。
第三,清理韩党。这件事前面叙述过,但史弥远主持的清除工作却走向了极端,这是封建社会政治斗争的惯有现象。但凡赞同过北伐恢复之议的官僚士大夫,都视为韩党,悉数被摒弃。比如开禧元年(公元1205年)的状元毛自知,因在策论中附和用兵,而夺去了状元头衔,降为第五名。
叶适是反对仓促北伐的,他还拒绝为韩侂胄起草北伐檄文。但北伐失败后,在金军逼近长江,叶适关键时刻以书生身份指挥前线作战,挡住了金军的攻势,可他也被剥夺官职,闲置长达十几年之久。
退休在家的大诗人陆游,因为替韩侂胄的南园写过一篇文章,也加上了“党韩改节”的罪名,夺去了宝谟阁待制的职名。
更让人愤慨的是,血战死守和州的勇将周虎,也被指为韩党,受到安置地方的处分。周虎家贫,他不能带着老母同往贬所。不久,他在安置地接到母亲亡故的讣告,对深明大义的母亲之死悲痛欲绝,发誓不再出仕为官。
第四,为赵汝愚集团及“道学”平反昭雪。平反昭雪是与清理韩党同时进行的。这个举措,很受士大夫欢迎。赵汝愚在韩侂胄时期本来已经被部分平反,但他们认为还远远不够,因此增加赵汝愚谥号“忠定”。朱熹被赐予文臣最高荣誉的一字谥“文”,后来朱熹被称为朱文公。他的著作和学说得到大力推广。吕祖俭、吕祖泰与庆元六君子也分别有所表彰。
第五,进用道学名家。史弥远的这个措施,最受士大夫的青睐。韩侂胄中后期,虽然解除的“伪学党禁”,但是并未重用道学名士,毕竟韩侂胄集团和道学集团是对立的,再解禁,也凑不到一个锅里吃饭。由于解禁道学,道学发展更加迅速,但发展再大,不能为朝廷重视,心中的怨言可想而知。
史弥远恰恰利用了这点,迅速提拔了林大中、真德秀、魏了翁、廖德明等名士,点缀了门面,获得了士大夫的普遍好感。此后史弥远专权二十多年,道学家们始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是史弥远死后,略有微词。他的奸臣行径,也被修史者几乎抹平得一干二净。
佐料:了解一下“庆元六君子”。
赵汝愚被罢相时,国子监(公元1044年宋朝太学设立前,国子监为全国最高学府,太学设立后,国子监成了教育管理机构)祭酒(主官)李祥、博士杨简连续上疏救赵汝愚,结果都被罢官。
太学生杨宏中见此,对其他太学生道:“师长能辨大臣冤屈,我们做学生地就不能么?”结果,除了林仲麟、徐範、张衡、蒋傅、周端朝五人,其他人都不敢响应。六人上疏朝廷,议论激切,韩侂胄很恼怒,以六人犯“不合上书”之罪,而杨宏中是首领,要将他流放岭南管制。中书舍人邓驲上书挽救,韩侂胄不听。右丞相余端礼在赵扩御榻前跪拜了几十次,请赵扩开金口,免于流配远地,赵扩心中怜惜,定了一个送杨宏中去太平州(安徽当涂)管制的调子。其他人也分送衢州等地。第二年,又允许这些人到各所在地州学听读。
这个历史事件发生在庆元年间,所以史家称他们为“庆元六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