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王小波读书

王小波――《未来世界》自序

2019-03-14  本文已影响14人  我去上学啦

首先书名一开始就会让人以为是写未来的世界,接着就会联想到科幻小说。然而这并不是一篇科幻小说,而且并不是所有的未来的故事都列入科幻之中。故事是什么不重要,发生在未来还是过去,其实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作者要表达的是什么。

关于历史,人想要它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当然这并不是说历史完全不可信,而是在前人之上加入了很多主观性。所以历史小说,它的故事是什么不重要,而是作者要表达什么,是还原历史本身,还是抒发个人情感,抑或是娱乐大众,这才是重要的。未来的小说,科幻的小说,其实也是捉摸不定,所以小说是要表达的才是重要的。

《未来世界》的自序就表达了类似的观点。我非常喜欢这篇自序,因为这篇文章是至少我读过王小波的文章中,我觉得是十分好懂的,是让我一眼就可以感到王小波内心如此浓烈的感情。在这篇自序中,你会发现王小波自身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内心的操守,他有底线,又坚守的责任。

“我喜欢奥威尔和卡尔维诺,这可能因为,我在写作时,也讨厌真实逻辑的控制,更讨厌现实生活中索然无味的一面。假如说,知识分子的责任就是批判现实的话,小说家憎恶现实的生活的某一方面就不成立为罪名。不幸的是,大家总不把小说家看成知识分子。但我总以为,这样的想法是不对的。

敏锐的读者可能会说,我写这些无非是要说明,我写的是小说,我是知识分子。我的用意就是如此。文艺理论认为,作品应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但我认为,起码现实生活中的大多数场景是不配被写进小说里的。所以,有时想象比摹写生活更可取。至于说到知识分子,我以为他们应该有些智慧,所以,在某些方面见解与常人是不同的。我是这样想的。至于《未来世界》能不能使读者体会到这些想法,就不是我所能知道的了。”

读到这里,我发现我从未真正理解王小波,才真正理解,为什么要到某一个阶段才能读懂王小波。王小波的作品根本就不是写给大众看的,而是写给小众的知识分子,或者说是写给能读懂它的人。这或许就是为什么我一直读不懂的原因了,因为就不是写给我这类人看的,王小波的作品是一场深沉的文学盛宴,然而热闹是他们的,不是我的。

现在看看之前写过的读书笔记,却发现有很多与王小波的本意是偏差极大的,并不是说我分析的不对,因为我觉得这种是见仁见智吧。没找到重点,才是真正的根源。而且我总执着于用王小波去表达自己的观点,在文章中找句子,找段落,但是真正的方式却是相反的,用我去表达王小波。这样想来,却觉得羞愧、汗颜,读了多久,才发现这一点,虽然之前一直执着于读不懂的问题,却没发现根源,这对我讲,也算是进步吧。

之前觉得王小波的笔触过于露骨,由于阅读范围广,会产生不好的社会影响,现在却觉得,这根本就不成立,王小波的作品根本就不是给大众读者的,一般人读,也不过是看到几个大大的字眼,有心之人来读,却也只觉得看起来“黄”,但又读不出个所以然,这怕就是王小波的高明之处。

故事不一定是小说,但小说是个故事,小说是个故事但又不仅仅是个故事,正所谓“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所以王小波在小说中加入了生活中不会发生的事,加入了很多自己的想象,去表达很多不同的东西,与常人不同的东西,这或许也是常人看不懂的原因之一,因为不同,所以无法理解。当然这也和王小波本人有极大的关系,他不喜真实的逻辑控制,更讨厌生活中的索然无味,如果所有取材来源于生活,他怕是会疯掉。

王小波是个知识分子,也是个小说家。自序中说大家总不把小说家看成知识分子。知识分子因为学术研究而显得高人一等,更因为很多时候的发展需要,理科人才总是被大面积的聘用,人们更能看到他们的价值,总是自然而然把他们归为知识分子。而学文学搞创作的一类人,可能研究红学以及一些名誉极大的作品的部分人能瞬间被联想到知识分子,而通俗文学离人们越来越近,而写作能在历史上留名的人又极少,以至于小说家并不被大家看成知识分子。

在这篇自序里,读出了王小波总被误解的意味,而恰恰就是王小波这一类人总被误解,这可能也是王小波把阅读人群定位为小众的人,定位为知识分子或者是有生活阅历的人,而不是普通民众。王小波一向不喜愚人,每个人单一来看,可能算不上愚,但一群人,就愚蠢的可怕了。

被误解的又何止王小波呢?能看懂的又有几人呢?王小波的文学并不是大众文学,每个人都有权利阅读,拦住我们的从来不是有没有权利去读,而是有没有能力去读懂。这就是大众文学,娱乐文学一类畅销的原因,没人会愿意看枯燥无味又乏力的东西,更何况你花费了大力气去看,却依旧不明白。

原来文学艺术一类,乃至所有美好的能够欣赏的都是有门槛的,通俗文学,大众文学一类,的确易懂,可能找到了人生意义,又或者一段荡气回肠的故事,大部分人能看到这些,可是对于文盲,或者说对于那些有错误认知的人来讲,他们把这类作品归类为糟粕,又何谈欣赏。所以说就算是通俗文学一类,也是有门槛的,也许门槛很低,但依旧也拦住了一些人,既然这样,严肃文学便更不要说了。

正是因为有门槛,所以即使有了接触的权利,也迈不进大门,于是误解便产生了。王小波的作品在出版时曾一度遭到非议,原因有很多,但是这种文化的门槛与阶级我觉得是一定的,文学是,音乐也是。龚琳娜因《忐忑》一曲走红,当时很多人认为这是靠一种装疯卖傻自杀式的博出位,然而事实呢?这首歌是一首实验音乐作品,演唱需要多种专业技巧,曾经在网上看到音乐学院的学生讲,他们老师说这首歌在国内没几个人可以唱下来。仔细想想也是,当时全民热议,各种模仿,但也没有一个人能够唱下来,这种门槛显露无疑。

无处不在的门槛,太过渺小的人类,愚蠢的大多数,是你,是我,这样想来,可怕异常。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