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写作选择自己写作课学习文库

怎样才能写好一个好故事(7)

2018-11-12  本文已影响18人  罗小宸

故事必须有具体的内容。

在你所讲述的故事中,任何概念性的,抽象性的东西都必须在具体内容上得到体现。有人曾说,你试图在写人物的时候,千万不要写泛泛的人类,一定要写一个具体的人。

在故事中,感觉要大于一切,思考是放在第二位的,你的故事只有让读者感受到什么,才会引起足够的关注,当一个笼统的故事永远不会引起读者的注意力。x

故事让读者产生一种感受,这种感受是一种反应,情绪让我们知道什么对自己重要,而此时读者的思想跟着情绪走。

所以,故事的魔力就是:感觉第一,思考第二。

故事就是选取某个一般的场景、想法或或者假设,然后通过非常具体的细节将其个人化。

读故事让人产生快感,是因为故事的带动情绪,然后分泌令人兴奋的多巴胺,但是如果你在叙述一个故事的时候,没有具体的说细节,而是一个笼统的概念,那么,刚刚产生的多巴吗就会随着你模糊的概念渐次的消失。

比如,你的故事中叙述强尼是个十恶不赦的恶棍,这样就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另一个帮派的人实忍受不了他,所以,其中一个帮派成员把强尼狠狠打了一顿。

这段叙述,我们看完,如果没有详细的后话,或者直接就把读者引导另一件事上,那么就是一个模糊的笼统的叙述。

十恶不赦?如何十恶不赦?把一个手下的叛徒眼珠挖出来,强迫让他喝下他自己的眼球,够坏?强尼被别人打了一顿?如何打?用什么打?打哪里?打到什么程度?解气吗?

所以,具体的细节来诠释故事发生的过程。调动读者的情绪,引起读者的感受,这样才就会被关注,才有读者,愿意读下去,欲罢不能。

为什么我们自己在写故事的时候会产生这种模糊的叙述?甚至,作者在写作的时候都不知道自己在含糊其辞。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

一是作者对自己现在写的故事太熟悉了,以至于他自己在表达的时候,一厢情愿认为他的读者也很清楚他表达的意思,所以就产生了自以为是的清晰概念。

二是作者没有对故事有足够的了解,只是为炫耀某个词或者某个动作,当读者问起他的时候,他可能也不知道会用那个词或者某个动作。

三是作者知道故事,而且也知道读者会疑问这个,但是,作者选择不说,因为他害怕说出去,会泄漏秘密,让读者没有兴趣读下去。

那么,究竟什么地方,容易造成这种缺失的细节,在写作的时候,又该如何去克服?

1、故事设定的人物去做某件事的具体原因。大赵只要看见小李出现在楼道里,会马上转身躲避。这个事情描述看起来很有意思,可是,什么原因?他爱恋她?不好意思?他亏欠过她?辜负她?听起来不错?还是他们陷入一场三角恋?这个更富有刺激?究竟什么原因呐?似乎每个原因都看起来独立有趣,读者会不由自主的进行猜测接下来发生什么。没有具体的原因,故事毫无吸引力。

2、隐喻要对应故事所要阐明的具体对象。我的内心里一股难以名状的东西快要炸开,我感到她像刀割一样在心尖上来回拉扯,随着心伤被割裂一道缝来,就会变长另一样东西,它丑陋,灰暗,奇怪。这一段描写,让我们读不出什么东西来,它就是什么?隐喻,只有我们知道它所要诠释的对象时才会引起共鸣。即使上面的文字让我们感受到这种东西很重要,可是,我们还是不知道这就是什么。故事里的隐喻必须带给读者新的信息和新鲜的见解,而非简单地重述我们早已知道的东西。故事里的隐喻,必须让读者一下子知道是什么。

3、一种情况在主人公心里引起的某个具体的回忆。当韩校青对江枫说出那句话的时候,他就意识到这是一个错误。要是在去年冬天他在一次聚会上那次另人难忘的邂逅里吸取教训多好,可是,他并没有。这里面究竟在隐藏什么教训,那次聚会发生了什么?这就让读者一头雾水。

4、人物对于一个重大事件的具体反应。韩校青非常担心江枫知道他手里的小小滴的录音笔,怕江枫答应他的周末野炊的事泡汤,以至于他很紧张,也怕江枫一发现他一直跟踪她。韩校青只为着心,一不小心撞到了正在系鞋带的江枫。此刻,韩校青再也不能否认他一直跟踪她。第三天的时候,韩校青忐忑不安去上班,很担心老板问他一些事情,甚至,他在心里悄悄祈祷,希望老板今天心情不错。韩校青担心的江枫,没有发生任何重大影响。这简直太糟糕了,让人一点也受不了,所以,老生常谈:故事在于人物对事情的反应。

5、在主人公奋力琢磨眼下发生的事情的时候,他脑海中闪过的各种具体的可能。当江枫发现这些年,韩校青一直跟踪自己,那一刻,她脑子里一阵的发懵,他为什么跟踪我?手里那只录音笔怎么回事?她想着,脑子里想不出任何的答案,但是想不出合理的解释。看着这个例子:她记得一个男性朋友很随意地问,她一年读过多少本书?她说,几百本。朋友吃了一惊,啊,你是怎样做到的?她脑海里闪过很多的场景,坐地铁的时候看,等车的时候看,还有就是在很多人压马路,逛商店,酒吧喝酒,夜宵上闲扯蛋,她都在看。“不知道”她耸了下肩。

6、人物改变心意背后的具体缘由。江枫发现韩校青这么多年一直在跟踪自己,发誓说,她一辈子也不会跟韩校青一起野炊。可是,当知道韩校青已经把烤制的秘制羊排准备好了的时候,她脑海里做着剧烈的斗争,然后一咬牙,说,好,这周五出发,我喜欢周五下午的惬意。读者最终也没有知道她激烈的思想斗争后,突然改变主意的原因。

具体细节虽然很好,但是写故事要坚守“少即是多”的理念。

细节过多,会让读者很疲惫,人的大脑大概一次只能掌握大约7个事实。如果过多的细节,会让大脑立即处于屏蔽状态。

有时候,我们会详细的描述主人公吃了顿美食后各种洋溢的感官描写。这里我们还要重申一个重要的事情,感官细节堵塞故事的动脉,除非它们能传达必要的信息。

在处理细节上,只有这些细节对故事发展有推动作用,或者为故事提供必要的信息的时候才可以运用。虽然生动的细节会增强故事的可信度,但是它们需要代表或支撑故事的核心理念,

能进入读者大脑的感官细节,都是能对读者造成影响的信息。需要感官细节通常有以下三种情况:

1是它是构成与情节相关联的因果轨迹的一部分。

2是它能让读者深入了人物。

3是它是一个隐喻。

关于在你的作品中的场景描写,有著名的作家给出绝妙的建议:“尽力删除那些读者容易跳过的部分”,因为故事讲的是人,不是景色,如果是景色的话,也是发生在 他们身上的事情以及他们对此作出的反应。

很多情况下,对景物的描写奠定了故事的基调。

如果你要写一个屋子,那么这个屋子就要传达出屋里人的信息,如果你要写一个场景,就要为找到杀人犯垫下伏笔,如果你要写一个精致饭菜,就要描述出餐者的心情和嗜好。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