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婚姻育儿成长励志

六一| 失去童心的大人该怎么过儿童节?

2019-05-31  本文已影响9人  高浩容
Photo by Robert Collins on Unsplash

 

如果你有孩子,你会问孩子:「520,你要怎么过?」

如果孩子很小,可能你不会问,因为你认为孩子又不懂爱情,没谈恋爱,过520干麻。

如果孩子大一点,到了早恋的年纪,或许你很想知道孩子的交友状态,但孩子不讲,你也没辙。

当我们用自己的想法去设想儿童「该」做什么,我们就落入了一个社会价值的默认当中。我们需要这个预设,因为这个预设来自我们成长过程中,一点一点学会的社会规则。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为孩子不同年纪的作为,用我们的想法去教导他们,有时也限制了他们。

当我们意识到自己从孩子,变成与孩子对立的大人,我们可能会疑惑:「我的童心到哪里去了?」

下面我们就谈谈这个问题。

∮成长过程中,

你建立了多少误解?

当我们看见孩子的行为,我们想方设法去限制他们,其实也表现出我们对自己的限制。

你可以回想一下,小时候是不是当你碰到爸爸的茶杯,他曾喝斥你,要你不要碰。或者当你想进厨房,妈妈却要你离远一点,不要进厨房。

当然这有时是父母保护我们的手段,爸爸怕你打翻杯子,伤到手。妈妈也怕厨房又是刀、又是火的,对孩子不安全。

我想起一个故事,有一位太太很会炖牛腱,每次炖之前,她都会把牛腱肉两端各切一块。

有天太太的儿子带未婚妻回家,儿子的未婚妻陪太太做菜。

儿子的未婚妻看太太切牛腱肉,问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太太说从小就看妈妈这样做,但她从来没有问妈妈为什么。

有次回娘家,太太问妈妈为什么炖牛腱要对两端动刀。妈妈说:「妳小时候家里穷,锅子小,不把牛腱左右切一切,肉放不进去。」

Photo by Annie Spratt on Unsplash

∮观点比事实更重要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曾经说过:「人善于分析,不善于预测。」

事后诸葛谁都会当,真正能在趋势中洞见未来的人则是凤毛麟角。

切肉的太太,在她问妈妈之前,她对切肉这件事有她自己的想法,并且她相信自己的想法,还要把这个想法传承给未来媳妇。

这就是人类心理的有趣之处,尽管我们可能对一件事情缺乏充分的认识,我们依旧可以依靠有限的证据,自己编造一套故事。

这造成一个结果,有时我们在成长过程中,不自觉的吸收了一些似是而非的观念,我们也许当下感到不适。比如看到妈妈在家做家事,爸爸跷二郎腿,我们可能为妈妈担心,对爸爸的行为感到不解。

如果我们没去问,我们就会下意识的对眼前所见的现象加以解释。这也说明某些观念为什么会一代一代传下去,包括那些不平等的价值观。

所以包括存在心理治疗、正念或理情疗法的咨询理论,都强调「事实本身并不是影响我们心理的主要因素,我们对事实的看法才是。」

比如同样面对严格的管教,有人认为那是爱,有人认为是虐待,两种看法带来的心理影响就不同。

进一步说,咨询师不是魔法师,咨询师不可能改变来谈者的过去,咨询师只能帮助来谈者调整看待过去的视角和心态。

比如在电影《心灵捕手》中,咨询师西恩帮助男主角威尔一步步走出幼年受虐的回忆,但西恩无法改变威尔的童年,或者通过催眠让他遗忘虐待的记忆。

而是一点一点帮助威尔看见当下的自己,他有一群朋友,他已经是个有权力为自己做选择的大人。

通过逐渐转换视角与共情,威尔了解过去受虐并不是他的错,因为那时他是个孩子,孩子没有力气反抗大人。

既然不是自己的错,威尔渐渐走出无法保护自己的懦弱感,以及无法满足父母的内疚等复杂情绪,等到这些伤痛和情绪一点一胆释放,威尔最终重拾走向未来的勇气。

∮童心就是赤诚的心

通过人自我分析与解释的能力,不难发现:教育孩子,比起教出听话的孩子。教导孩子懂得倾诉和提问,加上我们客观与开放的回复,能够避免孩子建立似是而非的价值观,变成这些价值观的奴隶。

那么,每个孩子都有这个能力吗?当孩子长大,这个能力还会存在吗?

首先我们要了解,童心在某些人眼中被污名化了,好像童心就是一个人像个无知的傻子。

明代哲学家李贽写过一篇文章叫《童心说》,里面提到:「夫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

所谓「童心」,并不是专属孩子的能力。如果专属孩子,表示长大就会失去。

但李贽不那么认为,他认为童心就是「真心」,真心就是一颗赤诚的心。孩子的好奇、敏感、善念、海绵一般的吸收能力等,都是真心的一部分。

如果我们否定童心,就等于否定一个人失去了赤诚的心。

所以童心不会失去,童心只是被某些因素加以蒙蔽,导致有时我们看不见童心,拿不出童心。

有些搞教育的人看见这情况,疾呼:「都是读书害的,应该让孩子尽情的去玩!」

这话并不全然正确,快乐教育不等于放纵教育。

就像李贽说:「古之圣人,曷尝不读书哉。然纵不读书,童心固自在也。」

李贽说,如果读书会失去童心,那圣人也读很多书,他们还是很有童心啊!

既然如此,蒙蔽童心的到底是什么?

李贽说:「童心既障,于是发而为言语,则言语不由衷;见而为政事,则政事无根柢;着而为文辞,则文辞不能达……」

其实读那些充满童心的书,只会增进人们的童心,比如鲁索的《爱弥尔》,里面充满对于儿童教育的爱。

但如果读的书来自充满私欲或功利心的人,那些作品就会对童心带来影响。

所以保持童心的关键是我们要跟什么样的人在一起,选择读什么书。

这就是父母可以做的第二件事,给予孩子一个有童心的环境。

从这个角度,给孩子读绘本,跟要孩子为考试升学而读书,两者的意义大有不同,对孩子的影响也不一样。

换句话说,童心会受我们内心功利和其他欲望左右,但因为我们不会失去,只是暂时被蒙蔽,所以只要我们愿意,我们随时都能重新找回童心。

那么我们该怎么为孩子打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一方面帮助孩子保有童心,又能兼顾孩子需要发展的知性能力?

Photo by David Straight on Unsplash

∮童心,从「好奇心」做起

前面提到,童心是一颗赤诚的心,赤诚的心是好奇的,好奇使人用一种真诚的姿态面对世界,探索世界。

天体物理学家马里欧.利瓦伊欧(Mario Livio)在著作《好奇心》(WHY?: What Makes Us Curious)经过多年研究,他把好奇心分成两类。

A. 知觉性好奇(perceptual curiosity)

当我们对一件新事物感到惊奇,就会激发我们想要了解它的感受。当我们了解了,我们才会感到满足。

B. 知识性好奇(epistemic curiosity)

这种好奇心来自对奖赏的期待,当数学家解开谜题,或是画家完成一幅杰作,就会对自己的创造中得到快乐。这种好奇心也是文明进步的动力。

每个人都同时拥有这两种好奇心,两种好奇心都使我们快乐。如果我们少了任何一种,我们人生的乐趣就会减少大半。

如果两者都失去,没有得到满足这些好奇心的机会,我们仍旧有着得到愉悦和满足的心理需要。这时,其他欲望和可以刺激我们快乐的事物,就会霸占这个位置。

这时,我们就失去童心,因为我们失去探索这个世界的意愿,也失去自我成长的动力。这样的人,就类似李贽所说的「假人」,一个无法真诚活着的人。

而假人失去真诚的心态就像病毒,他们说的话、写的书、做的事会把他的观念散布出去,影响其他人,让更多人变成虚假的殭尸。

∮小结

大人该怎么过儿童节?

我想最有意义的其中一种过法,就是检视一下我们的童心。如果我们暂时找不到了,也许可以趁这个机会把童心找出来。

童心不会远去,只是偶尔被我们遗忘。

就像《心灵捕手》中的威尔,他热爱数学,在数学中满足知识性的好奇,在和狐群狗党和女友在一起,他在知觉性好奇中得到快乐。

但每当过去的伤痛闪现,威尔就会退缩,放弃知识性的好奇,以及知觉性的好奇。他会变得像个木头人,遮蔽自己的感受,好避免内心的伤痛。

如果我们也跟威尔一样,那么我们需要在寻找童心的过程中,同时觉察我们的心结。

我们的心结往往藏着伤痛,伤痛就像没有被解答的困惑,而就像前面提到的,如果我们没有得到解答,我们就会下意识的加以解释。

这些解释可能非常负面,比如明明不是我们的错,我们却觉得是自己的错,于是活在内疚与焦虑中。

当我们为了避免伤痛,活在各种面具之中,我们就会变成假人,变成散布假人病毒的其中一位带原者。

童心,藏着自我救赎的线索。

祝愿你能找到那条线,也帮助身边的人一同散发真心的温暖。

儿童节快乐。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