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终于成了父母不敢打电话的那个人
1.
我天生贪玩,上了大学就更如鱼得水了。
平时下了课就去打球,打游戏。
周末的时候和朋友约着去商场聚餐打电玩。
到了晚上就去唱歌泡吧。
一天晚上我和我的狐朋狗友们正在推杯换盏,一个同学的电话响了。
他平时老实巴交的,一看是家里的电话,连忙跑出去接。
我看他急急忙忙跑出去,忽然意识到一个问题。
我的爸妈,怎么这么久都没给我打过一个电话了呢。
后来我打电话回家,用一种戏谑的口吻问我妈:“怎么,不要儿子了么?一直都不给我打电话。”
我妈愣了一会儿,“每次打电话你都火急火燎的,打了也没意思。”
我一下子难受地说不出话。
为什么到头来我们成了父母不敢打电话过来的那个人呢?
2.
五一时去看了《后来的我们》,本来期待着被一场爱情感动。
全片看完,让我感动的只有两处,且与爱情无关。
林见清的父亲打电话给他问遥控器的事情时,他正在玩游戏。
父亲犹豫着,话还没有说完。
林见清就不耐烦的打断了父亲“我都和你说了一百次了...”语气之重,几乎一字一顿。
再过年时,林见清在家教父亲用遥控器,父亲不小心关了电视。
他叹一口气,拿回遥控器,打开电视。
“近点,你离近点。”
这个场景就好像是老师揪着学生的耳朵,“你为什么总是学不会?”
后来方小晓教林见清的父亲,老人摘下眼镜,悻悻地说:“我还是不学了吧。”
到这里,我的泪点被重重地戳了一下。
想起上个假期我回家,我妈让我帮她看一下电脑,我硬是拖了一个假期。
有时她问我电脑怎么了,我就敷衍一句“反正你也不会,别瞎操心啦。”
我们总是听过许许多多的道理,“不要把脾气留给最亲爱的人”“我们总是对别人宽容,对亲人苛刻。”结果到头来,道理终究是还是道理。
我们可以耐心地刷完几十几百集的剧集,可以打一天半天的游戏,可以玩个通宵也孜孜不倦。却不记得上一次坐下心平气和地和父母好好聊天说话,是什么时候的事情了。
3.
周晓虹曾讲过自己和父亲的故事。
30年前,父亲给他200元钱,让他去买衣服,但是不许买西装,因为在老一辈人的眼里,西装还是资本主义的东西。
但仅仅三年后,他回到家里,父亲把他叫到了房间里。
他发现父亲的眼中闪过一丝羞怯的目光,随后父亲拿出一身西装,问他:你能教我打领带么?
而现在,则更是一个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学习的时代。
就像我们从他们那里学会了系扣子,绑鞋带,他们也要开始像我们学习如何去使用手机,如何微信支付,如何用电脑做一张PPT。
所以当父母犹犹豫豫地向你询问,不要着急。
他们已经承认了你懂的东西更多,在这个时代,他们变成了懵懂的弱者。
可我们似乎总是急着走出家门过自己的新生活,而把他们甩在身后,任他们怎么追赶也望尘莫及。
4.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妈妈去世的人,最大的遗憾是什么?”
最打动我的回答只有一句话。
“最遗憾的是什么呢,就是,生命中最中最重要的观众走了,我却依然无法谢幕,然而,已再无表演的激情。”
去年六月,朋友的母亲因病去世。
一个大男人在我面前哭的稀里哗啦的。
他说他最大的遗憾是没有和母亲学做饭,她走之后再吃什么都觉得别扭。而最熟悉的味道已经只能回忆了。
从小学开始我就背过“树欲静而风不止”,鸡汤什么的也看过不少,什么工作后三十年留给父母的时间只有720小时也都看过。
本来任文章怎么写,我都觉得时间还早,日子长着呢。
但是那一刻我真正担心起来。
我不禁问了自己一句:时间真的还长么?
或许真的没我们想象的那么长吧。
所以每一次见面,每一通电话都值得珍惜。
不要总是忙碌,不要总是烦躁,不要变成那个让父母不敢打电话过来的人。
如果你也很久没给家里打过电话,不如在母亲节的最后两个小时,给妈妈打一个电话,说一声晚安吧。
5.
我:“妈妈!母亲节快乐呀!”
我妈:“没钱给你。”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