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你慢慢来
淡水的街头,阳光斜照着窄巷里这间零乱的花铺。
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这个孩子从从容容地把那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
作为华人世界最有影响力的一支笔,龙应台的文章豪情万丈,但是她写孩子却也枝末皆是深情。
1.慢慢地成为快点
我也曾在石阶上看着孩子用那细嫩的手指系好细细长长的鞋带,那刻就是夕阳下最美的定格。
当孩子刚学会了走路亦或是奔跑,我们常常说:孩子,你慢慢来。慢点、慢点、再慢点…
可是总有那一天,孩子临出门时还得回头带上那个最喜欢的布偶,一碗饭吃到冰冷还不见底,作业做了快到深夜还不能结束,你已经悄无声息把慢点换成了快点。
孩子是最有灵性的物种,孩子喜欢亲近大自然,同样也最是遵循着大自然的规律,饿了就吃,困了就睡。所以和孩子在一起,他知道什么时候是该慢下来的。
冬风遒劲,家里的玻璃被吹得呜呜作响,晚上给孩子放好洗澡水,等着他自己脱完衣服。
我等了几分钟,还不见一个小肉墩儿进来,我着急了,急切地喊着孩子:怎么还没脱完,快点啊!
探出头来看孩子不慌不忙还在拉外套的拉链,一遍一遍地拉,不厌其烦。我大声催他:快点,水放好了,不然一会就冷了。
他缓缓地说:妈妈,你慢慢来嘛,别着急,要有耐心呐!
我竟无言以对,因为这是我平时对他说的话。
2.身份互换,我成了孩子的孩子
那天晚上,我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中我和孩子身份互换,他变成了妈妈,而我是她的孩子。
周末,我望着她的屁股在我面前不停地摇来摇去,我拉着她:妈妈,陪我看动画片好吗?她轻轻打开我的手:我忙着呢!地上这么脏,我得再拖一遍,你先自己看会。
好吧!真是没趣的妈妈,不就是楼下哥哥来玩没换鞋么,其实也没那么脏。
终于,妈妈拖完了,心想,这会妈妈可以属于我了吧!妈妈,我想搭积木了,你可以帮我找找那个搭积木的说明书么?我实在想不出怎么搭小火车了。
妈妈还是眼皮都没抬下,说有同事在问她工作上的事情,握着手机不停地指指点点。
还是自己玩吧,我自个儿琢摸了一下,终于把小火车拼出来了,虽然它的头似乎有点奇怪。我欣赏着自己的作品,忍不住拿去给妈妈看。妈妈说:快,洗手了吃饭,下午还得去画画呢,把你那些都收起来吧!
我终于忍不住了,大声喊:我不想画画,我讨厌一坐那么久一动不能动。撕心裂肺地又哭又叫,把今天所有的失落和不满都发泄给了妈妈。
“妈妈你怎么啦?”身边的孩子使劲摇着我,我惊醒来,手抱得紧紧的,原来只是场梦。
妈妈,你慢慢来3.放慢脚步,等等孩子
可真实的感觉围绕着我久久不能散去,哄着孩子入睡,我失眠了。这就是孩子的感受吗?
细数回忆,因为有了孩子,生活更具烟火气,每天都在琐事里神色匆匆,怕孩子输在所谓的起跑线,不停地给孩子的行囊中加筹码,以应付他的未来。
催促着孩子上路,怕孩子多停一会就错过了提升的黄金期,孩子在我们的催促和和担忧中也学会了焦虑。
前不久看到有新闻报道一个三岁孩子因未通过著名幼儿园的面试,不愿意低就进普通幼儿园,最终患上抑郁。
三岁孩子正是初识世界积极构建自己的社会认知体系的黄金时期,却就这样被推向了抑郁的魔爪。
梭罗在《瓦尔登湖》中写道:嬉戏地生活着的儿童,反而更能发现生活的规律和真正的关系,胜过了大人。
家长喜欢用自己的时间节点去要求孩子,认为孩子应该保持和我们一样的节奏。儿童精神学家尼可.卡特琳娜认为:家长们之所以不把孩子的节奏当回事,是因为他们渴望孩子与自己“同步”。
家长也常常把眼前孩子身上的焦虑放大到孩子的将来。无限放大的焦虑扰乱了孩子自己的成长顺序和规律。
孩子初到一个世界,她充满好奇,她渴望用自己的力量去诠释那些她拿不定的事情,所以你会发现她喜欢不厌其烦地重复一个动作,就像我家里的那个小家伙,和拉链杠上了。
在一起体会他的疑惑,并和他保持同行。放慢脚步,欣赏脚边野草坚韧的生命力;放开心胸,发现沙滩脚印各自不同的姿态。
该让孩子根据自己的节奏去吃饭、睡觉、与世界相处,从而形成他自己对世界的认知,让他在自己的认知中去融入社会关系,认识并完善自己。
(怀左同学第三期写作训练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