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原理读书笔记-《解决问题的逻辑篇》

2018-03-16  本文已影响0人  邵小兔

不知道是我个人理解力的问题还是翻译的问题,本书第一篇《表达的逻辑》读起来是清晰易懂、顺畅了然的感觉,但是读到第三篇《解决问题的逻辑》就感觉逻辑混乱、晦涩难懂,有些标题用语、分类感觉莫名其妙。我翻来覆去看了很多遍,也只能是再加上自己的一些模糊的揣测进行理解。

但这一篇对于用研、咨询行业的从业者来说,还是很值得一读。我看了下读书笔记关于这一偏展开的比较少,我这里也只是做一下提炼,把我认为有价值的部分整理出来

解决问题的逻辑篇包括三个内容:界定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一、界定问题:是否有问题、问题在哪里

问题的意义:对问题的界定决定了你努力找到的答案的价值

问题的定义:问题通常就是现在和目标之间存在差距,问题的产生是基于特定的背景、特定的条件下产生的。因此解决问题就是结合背景、发展历程找出产生差距的愿意及缩小差距的措施

问题的七种类型

1.不知道如何从现状(R1)到目标(R2)

2.有现状(R1)到目标(R2)方案,但是不知道这个解决方案是否正确

3.从现状(R1)到目标(R2)方的多个方案,不知道哪个方案更好

4.现状(R1)到目标(R2)方案但是不知道如何实施

5.知道解决方案也实施了但是行不通

6.知晓R1,不知道R2,不确定目标和战略应该是什么

7.知晓R2,但是不知道目前有什么问题

问题的四种要素

1.背景

2.冲突(困惑、困扰)

3.现状

4.目标

二、结构化分析问题:问题存在的原因

分析流程:建立诊断框架,通过外展推理(根据结果和规则,推测情况)预先产生假设,然后收集资料,证明、证伪假设,找到解决方案

诊断框架:

1.图解系统:业务流程、主要趋势、消费决策等

2.寻找因果关系

目的:使用这一工具交流:该结构/系统导致R1,它的现状如何;理想中的结构/系统导致R2,它应该是什么样?

三、给出解决方案:我们能做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做

逻辑树:从逻辑上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将各种可能性从逻辑上加以展开,计算相关收益和风险,以便确认最终行动方案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