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根腐病黄萎病镰刀菌根腐病枯萎病识别及药剂图
草莓枯萎病(Fusarium oxysporum f.sp.fragariae)是四川省峨眉山市桂花桥镇草莓基地的一种重要病害,2004年,该病一般田块的病株率达到50%以上,重病地枯死绝收,造成严重危害,已成为该片区草莓上的主要病害
草莓枯萎病的症状特征 草莓枯萎病主要侵害根部,开花至收获期均可发生。地上部心叶初为黄绿或黄色,卷曲,3片小叶中有1~2片变狭小或呈船形,质地变硬,叶色变黄,表面粗糙无光泽,叶缘变褐,萎蔫,枯死。叶柄和果梗的维管束变褐或黑褐色。病株矮小,叶无光泽,老叶紫红色萎蔫,最终全株枯死。地下根系变黑褐色,不长新根,维管束变褐坏死。
上述形态特征鉴定该菌为尖孢镰刀菌草莓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fragariae)
2.4草莓枯萎病病菌对4种杀菌剂的敏感性检测采用菌落生长直径法测得多菌灵、咪鲜胺、戊唑醇和吡唑醚菌酯对34株草莓枯萎病病菌的EC50值分别为(0.1194±0.0777)、(0.0255±0.0316)、(0.1227±0.0591)、(0.4675±0.4159) mg / L 。34株草莓枯萎病群体对多菌灵和戊唑醇的敏感性差异较小,最大和最小EC50比值分别为1.8、8.3;而对咪鲜胺和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差异较大,最大和最小EC5。比值分别为134.746.8。
2.5不同地理来源菌株对4种杀菌剂的敏感性差异分别比较取自嘉定区、青浦区和金山区的草莓枯萎病菌对供试药剂的敏感性差异。结果(图3)表明,对多菌灵的敏感性表现为金山区>青浦区>嘉定区(图3- A ),对咪鲜胺、戊唑醇和吡唑醚菌酯酌敏感性均表现为嘉定区>金山区>青浦区;不同地区来源的草莓枯萎病病菌对同种杀菌剂的敏感性之间存在差异,但上述差异均未达显著水平( P >0.05)。0.20广 B 0.15-0.10-〕05-嘉定区青浦区金山区2.0「1.5F1.0F0.5F0 D 嘉定区青浦区
病原菌的鉴定和药物敏感度筛选工作,是正确指导田间病害防治的前提。本研究首次系统分离了上海市主要草莓产区呈现草莓枯(黄)萎综合症样株的病原菌种群,并采用传统的形态学和现代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病原菌进行鉴定。鉴定结果表明,所有分离菌株均属尖孢镰刀菌,其分类地位为半知菌亚门、瘤座菌科、镰孢属、尖孢镰刀菌( E oU $ pomm ),该结果与吴祥等的报道[4-7]相一致。值得与同行探讨的是,本研究取样时间为草莓定植期初期,取样病株为枯(黄)萎病综合症病株,即发病幼苗新生叶失绿变黄或弯曲畸形、复叶上的两侧小叶不对称呈畸形(典型的大小叶)、叶色黄化的病株,而非萎蔫枯死的枯萎病症株。组织分离均用根颈内部的褐色组织,所有分离菌株从菌落培养特征上可以初步判定为镰孢霉属( RLsarium spp .),没有一个菌株的菌落形态类似轮枝孢属(伲 mcillium spp .)。类似的,从江苏省苏南地区镇江市淄苏州市和无锡市的显枯(黄)复合症病株上,也只分离得镰孢霉属致病真菌。为此,从上述病原菌分离鉴定结果似乎可以得出,苏南和上海地区危害草莓根部显枯(黄)萎病症的病原菌,都是镰孢霉属真菌,而非轮枝孢属真菌。
安徽省草莓黄萎病病原菌的鉴定及主栽品种抗性评价2016
尖孢镰刀菌草莓专化型引起
草莓枯萎病菌的分离与鉴定
可以通过病残体传播,以菌丝体和厚垣孢子随病残体遗落土中或在未腐熟的带菌肥料及种子上越冬病菌在病株分苗时传播蔓延,当草莓移栽时厚垣孢子萌发,从根部自然裂口或伤口侵人,在根茎维管束内进行繁殖、生长发育,形成小型分生孢子,并在导管中移动、增殖,通过堵塞维管束和分泌毒素破坏植株正常输导机能而引起萎蔫5。枯萎病与黄萎病发病症状近似,但枯萎病心叶黄化、卷缩或畸形且主要发生在高温期。
2.1感染草莓枯萎病菌的草莓植株特征感枯萎病草莓主要集中在连作田或低洼田块,病株矮小,地上部分从开花至收获期发病,心叶变黄绿或黄色卷曲,植株分枝减少,3片小叶中有1~2片变狭小或呈船形,多数变硬,叶色变黄,表面粗糙无光泽,老叶紫红色萎蔫,最后全株枯死,轻病株结果减少,果实不能正常膨大,颜色发暗,品质变劣或减产。地下根系变黑褐色,维管束变褐坏死,叶柄和果梗的维管束变成褐或黑褐色。严重时,病根木质部坏死褐变,整条根干枯。
2.2病原菌鉴定2.2.1致病性测定在人工接种草莓幼苗茎基部15d后,地上部分叶色变黄,叶缘变褐出现萎蔫症状。病情进一步发展后植株死亡,剖开根颈可见内部变褐,与田间观察到的症状相似,对照草莓苗没有表现病症。从接种发病的草莓根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分离得到的菌株与接种所用菌株的菌落形态相似。由此可见接种所用的菌株是引起草莓枯萎病的病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