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都写软文,我来篇硬文
有些事,越是扭扭捏捏藏着,越见不得人。我也就是自己买东西,看着喜欢,追着赶着写一篇文章,吹一下自己淘回来的漂亮东西,心安理得地写它一篇硬文。这年头你要是心里非憋着委屈让别人说自己好,那可是真难!变态的人生不可理解,要是真理解了,自己就基本成变态了。
一大早顺丰快递小哥就冒雨送来了碎碎念的建盏。要说看上这玩意还真是马未都老师给忽悠出来的,原本对瓷器没有任何兴趣,平日里喝茶也就是宜家玻璃杯配红茶,小米的电烧水壶一烧一大罐,泡起茶来那个爽快。功夫茶一般都是到湖(福)建、广东客家朋友办公室那儿慢慢嘬,好几轮下来,嗓子还没润。朋友们是一边喝一边聊,我那个时候满脑子都是下一轮茶水啥时候满上?江南的绿茶倒是可以泡一杯,但也不喜欢像《一地鸡毛》里那个五十几岁的小科长,先摇头晃脑地吹一下面上的茶叶,然后发出“滋喽、滋喽”的声儿。
就我这俗样,也不妨碍被人家马未都老师给忽悠了。马老师就一个动作,我就立刻上淘宝了。啥动作?用手心握着“盏”。你看,功夫茶的小杯子,那是用俩手指头捏着,绿茶茶杯那叫捧着,只有这盏是托在手心里,还能用五指拢住,这就是“握着”。宋人喝茶是“握盏”,而且盏的厚度要比一般瓷器厚很多,保温还暖手。
读过易中天老师的《风流南宋》,也曾去过临安,加之祖籍江南华亭,对宋朝一直很感兴趣。当然宋朝时喝茶不是我们现在的“泡茶”,而是“点茶”,茶叶要磨成粉,再一堆复杂的工序和讲究,我就省略了吧。
建盏属于黑釉,日本人极喜欢这个盏,宋朝开始就有意识地收集建盏,特别是经过窑变的色彩变化的建盏,他们更是当作宝物,还顺带着给建盏取了一个日本名,叫“天目”,也不知道他们是从天目山那嘎达带回日本的意思,还是觉得这个色彩实在太像浩瀚宇宙,跟开了天眼一样。总之,他们把宋朝弄回去的那几只建盏放博物馆里展出了,都定成国宝级文物。
之所以一言不合,二话不讲,直接上淘宝搜“宋匠”“建盏”,除了这个盏的大小合适以外,那就是真漂亮!“它的花纹像梵高的星空,它的色彩像绚烂的宇宙,总之有科幻之感,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思”。好吧,其实就是颜色漂亮,像汽车上的变色烤漆,不同光线下能耀出不同的颜色,跟阳光下水面的油膜一样的神奇之色,我很着迷这个。
茶杯嘛,重点还是拿着舒服,漂亮。
哦,不好意思,是茶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