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柔逊人生的改造

2016-04-01  本文已影响42人  笑春风ma

胡适,以“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而闻名于上世纪的一代文化宗师、思想巨人,涉猎宽广,《说儒》是胡适在上世纪30年代写作的一篇考证性文章,作者自己也说 “提出了中国古代学术文化史的一个新鲜的看法,我自信这个看法,将来大概可以渐渐得着史学家的承认,虽然眼前还有不少怀疑的评论。”

文章开始于章太炎《国故论衡》中写的一篇“原儒”,提出了一个观点:“今独以传经为儒,……要之题号由古今异,儒犹道矣。儒之名于古通为术士,于今专为师氏之守。道之名于古通为德行道艺,于今专为老聃之徒。……”这一论断,对不少人可能是一种颠覆,也是一种震撼吧。

周灭商后,让纣王的儿子武庚管理殷民族,但在管叔、蔡叔的怂恿下参与造反,被周公平定;周王室决定东征,彻底灭掉殷商旧部四族(“殷本部、商奄、薄姑、其四无法考证”),建立了太公的齐国,周公的鲁国,同时建立了卫国,由周成王的叔叔(康叔)姬封管理,保留下一个宋国,由纣王的庶民兄长微子启管理,将部分殷遗民迁往齐国、鲁国、卫国,从而将殷遗民限定在了齐、卫、鲁、宋,而统治者均为周王室成员或者功臣人员(宋国除外),形成了对殷遗民的统治或者监视。这些殷遗民中就有当初殷商时代的士大夫阶层,这些阶层人士为了生活和生存,就凭借自己的文化知识和一些技术为统治者服务,开展“治丧、相礼、教学”等工作。因为是被统治阶级,为人只能柔弱低调,因而章太炎提出了“儒,术士也;儒者知礼乐射御书数;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的主张。这些“君子儒、小人儒”充斥于齐鲁宋卫诸国,过着一种不可名状的生活,不事农耕,大多时候为别人治丧、相礼(《论语·先进》11·26,“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盼望着“每500年一个圣人”出现,直到孔子这个大帅哥现世,给了儒士一个中兴的希望。

“十五而至于学”的孔子,在大约20岁时来到当时首都洛阳,向老子(此时老子大约40岁,大概是“守藏室之官”,胡适认为是古礼专家。)学习这些治丧相礼之术(孔子适周问礼,盖见老子云。辞去,而老子送之曰:“吾闻富贵者送别人以财,仁人者送别人以言。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好,送子以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已有己。为人臣者,毋已有己。’”)

孔子认为,老子代表的是周王室600年来殷商遗民一种正统的儒,一种逆来顺受、随顺取容的“亡国遗民的心理”。孔子认为需要对这种儒注入一点阳刚之气,需要往“中庸”方向走,在刚毅方面造成一种负荷全人类担子的人格,“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鲜明的亮出了自己的旗子,要“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当仁不让于师”的阳刚之气,要养成一种“笃信好学,守死善道”“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的人格。经过不懈的努力,“丧家犬”一样的孔子至少无愧于心的坚持了自己的理想,带领一大批弟子来完成这一理想。

胡适使用了大量资料来胡适,以“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而闻名于上世纪的一代文化宗师、思想巨人,涉猎宽广,《说儒》是胡适在上世纪30年代写作的一篇考证性文章,作者自己也说 “提出了中国古代学术文化史的一个新鲜的看法,我自信这个看法,将来大概可以渐渐得着史学家的承认,虽然眼前还有不少怀疑的评论。”

文章开始于章太炎《国故论衡》中写的一篇“原儒”,提出了一个观点:“今独以传经为儒,……要之题号由古今异,儒犹道矣。儒之名于古通为术士,于今专为师氏之守。道之名于古通为德行道艺,于今专为老聃之徒。……”这一论断,对不少人可能是一种颠覆,也是一种震撼吧。

周灭商后,让纣王的儿子武庚管理殷民族,但在管叔、蔡叔的怂恿下参与造反,被周公平定;周王室决定东征,彻底灭掉殷商旧部四族(“殷本部、商奄、薄姑、其四无法考证”),建立了太公的齐国,周公的鲁国,同时建立了卫国,由周成王的叔叔(康叔)姬封管理,保留下一个宋国,由纣王的庶民兄长微子启管理,将部分殷遗民迁往齐国、鲁国、卫国,从而将殷遗民限定在了齐、卫、鲁、宋,而统治者均为周王室成员或者功臣人员(宋国除外),形成了对殷遗民的统治或者监视。这些殷遗民中就有当初殷商时代的士大夫阶层,这些阶层人士为了生活和生存,就凭借自己的文化知识和一些技术为统治者服务,开展“治丧、相礼、教学”等工作。因为是被统治阶级,为人只能柔弱低调,因而章太炎提出了“儒,术士也;儒者知礼乐射御书数;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的主张。这些“君子儒、小人儒”充斥于齐鲁宋卫诸国,过着一种不可名状的生活,不事农耕,大多时候为别人治丧、相礼(《论语·先进》11·26,“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盼望着“每500年一个圣人”出现,直到孔子这个大帅哥现世,给了儒士一个中兴的希望。

“十五而至于学”的孔子,在大约20岁时来到当时首都洛阳,向老子(此时老子大约40岁,大概是“守藏室之官”,胡适认为是古礼专家。)学习这些治丧相礼之术(孔子适周问礼,盖见老子云。辞去,而老子送之曰:“吾闻富贵者送别人以财,仁人者送别人以言。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好,送子以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已有己。为人臣者,毋已有己。’”)

孔子认为,老子代表的是周王室600年来殷商遗民一种正统的儒,一种逆来顺受、随顺取容的“亡国遗民的心理”。孔子认为需要对这种儒注入一点阳刚之气,需要往“中庸”方向走,在刚毅方面造成一种负荷全人类担子的人格,“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鲜明的亮出了自己的旗子,要“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当仁不让于师”的阳刚之气,要养成一种“笃信好学,守死善道”“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的人格。经过不懈的努力,“丧家犬”一样的孔子至少无愧于心的坚持了自己的理想,带领一大批弟子来完成这一理想。

胡适使用了大量资料来考证这一时期的儒生生活,发扬“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的精神检阅资料,其中有:《史记》《论语》《周易》《孟子》《礼记》《尚书》《墨子·非儒》《荀子·儒效》《左传》……等等,将其中的不同观点呈现出来,然后再一一辨析论证,得出了自己的观点。其后附录五则,分别是《周东封与殷遗民》(傅斯年)、《毛西河论三年之丧为殷制》(明末清初,胡适摘抄其文集关于三年之丧的部分)、《三年丧服的逐渐推行》(胡适)、《原儒》(章太炎)、《驳胡适之“说儒”》(钱穆)。从这些大概可以管窥到民国学人治学的一端吧,不管这些观点是对还是错,这种治学方式值得尊敬,值得推崇,“虽然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伏尔泰的话音流进了耳内,在心间产生震荡,能够成为“民国范儿”的典范,就是这样炼成的。

附:齐鲁卫宋分布图

齐鲁卫宋分布图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